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1月4日:今年春节您还放烟花么?
hwyst.hangzhou.com.cn  2014年01月07日 19:05:26 星期二

  总提要

  解说:雾霾袭城,今年春节你还会放烟花爆竹吗?

  金路(热心市民):还是会放,因为过年放烟花爆竹就好像是一个仪式一样。

  刘婷(市文明办城市处处长):今年比较明确,肯定是不放了。

  解说: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到底有多大影响?

  洪盛茂(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教授级工程师):色彩加得越多,金属材料就加得越多了,对器官,对各方面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放鞭炮基本上接近于自杀行为。

  解说:少了烟花爆竹,我们还可以怎样过年?

  周少雄(杭州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院院长):舞龙舞狮、街头灯市,还有就是走访拜年。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我们阶段性地定一个年的主题。

  解说:今年春节,你还放烟花爆竹吗?《我们圆桌会》今晚讨论。

  主持人郑煜:沟通改变生活,对话推动进步,欢迎收看《我们圆桌会》,我是郑煜。再过一个月就是春节了,又到了我们一年当中燃放烟花爆竹最多的时候了,在春节的时候燃放烟花爆竹,能够给我们带来节日的气氛,但是它同样也会给我们空气污染带来极大的一个加剧,于是我们就在想在今年的大年三十,我们可不可以少放或者不放烟花爆竹呢?假如年三十不放烟花爆竹,我们这年味还有没有呢?首先我们就通过一条片子,来了解一下市民们对此是怎么看的。

  VTR1

  解说:过年放烟花爆竹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习俗,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是马年春节了,刚刚经历了大规模雾霾天气的杭州市民,这个春节还会放烟花爆竹吗?

  杭州市民:放的,我们老家也放的,过年肯定要喜庆一点,热闹一点嘛。

  杭州市民:在杭州比较少,老家(放的)比较多,老家农村(放的)比较多一些,主要是传统嘛,喜庆一点。

  解说:采访中有一小部分市民表示仍然会放烟花,因为这是春节留存不多的传统项目,还有一小部分市民既想要年味,又顾及空气污染,所以选择少放一点烟花爆竹。

  杭州市民:少放一点吧。

  记者:为什么是少放一点呢?

  杭州市民:大过年的总要喜庆一下。

  杭州市民:少放一点吧,看气氛吧,如果家里人比较开心会放一些。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你觉得肯定要稍微少放一些?

  杭州市民:烟花不环保,有危险。

  解说:不过还是有大部分的市民表示,考虑到今年空气质量下降等因素,他们选择了不放烟花爆竹。

  杭州市民:我不喜欢放,但是我家人会放,我当然不同意他们放了,但是风俗问题他们觉得热闹,我又管不了。

  杭州市民:不放不放,我们一直都不放的。

  记者:为什么不放呢?

  杭州市民:污染空气,烟花里面有火药、纸屑,肯定是污染的。

  杭州市民:估计我不会放,因为这种天气情况嘛,感觉雾霾情况严重之后,尽量减少这种空气污染。

  杭州市民:我不会了。

  记者:为什么呢?

  杭州市民:我觉得空气这一块,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出一点贡献。

  主持人郑煜:说到春节要不要放烟花爆竹,我们街采很多市民都表示说今年不放了,因为这雾霾天气原因都不放了,我不知道今天《我们圆桌会》的嘉宾,你们到了今年春节会不会放烟花爆竹?金路。

  金路(热心市民):我觉得也是会少放,尽量少放。

  主持人郑煜:尽量少放,还是会放一点。

  金路(热心市民):对,还是会放,因为毕竟就像很多其他市民也说,大年三十大家守岁,放烟花爆竹就好像是一个仪式一样,过完年了这就是,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到了。

  主持人郑煜:它是过年的一种元素,必不可少的,是这个概念吗?

  金路(热心市民):对,而且对于像一些做生意的人来说,过年开门的那一天,放一个烟花爆竹,也像是一个仪式一样,讨个好彩头。

  主持人郑煜:讨个好彩头,图个吉利。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今年过年我是刚好逃掉,因为我选择了出国旅游。

  主持人郑煜:你很巧妙避开这个问题。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但是按往年的经验,我自己无所谓,我基本上不放,但是过年在父母家,父母必然会放一串鞭炮,就是1000响、500响,放一串就结了,我相信今年我不在杭州,父母还是会放一串,表示一下这个仪式也好,吉祥也好,就此打住。

  主持人郑煜:好的,潘老师。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我是真的20年前就开始不放了。

  主持人郑煜:20年前就不放了。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我觉得城市密集的居住方式,加上我们的空气,都是让我们觉得这个民俗要移风易俗。

  洪盛茂(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教授级工程师):我也是基本不放的,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放过那种手持式的,让她高兴一下,女儿一上小学以后,基本上到现在都没怎么放过。

  刘婷(市文明办城市处处长):我要向潘老师学习,原来每年到大人父母家过年,就是像夏老师一样让老人开心,也放不多,就是放一个响的烟花,今年比较明确,肯定是不放了。昨天我也是借助微信这个平台,问了朋友圈里的朋友,大家几乎是一边倒,今年针对这个天气污染,肯定是不放烟花。

  主持人郑煜:不放烟花的理由就是因为天气吗?

  刘婷(市文明办城市处处长):天气,还有就是爆竹响声太吵,很闹心,心脏受不了,第三个放了烟花爆竹以后就是安全,每年都会引起火灾。

  主持人郑煜:其实刚才刘处提到了,一个是空气的问题,一个是安全的问题,提到空气的问题,我在这请大家跟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题板,这个题板是有关于大年三十上海放烟花爆竹以后,空气的一个前后对比,我们看到这是一张同样的一个地方的拍摄的照片,烟花放之前我们依稀看到高楼、灯光、霓虹灯色彩很鲜明,很明显这一片就是很模糊的,我们说这边是高清的,这边顶多是模拟,这个是空气之间的(比较),燃放烟花爆竹以后,我们视觉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了空气(质量)之间的一个差异性。

  周少雄(杭州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院院长):其实杭州也是这样,杭州每一年特别除夕夜晚过了的时候,整个天空可以讲是一片迷茫,我朋友发给我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讲简直像走过贝鲁特街区,那还是蛮早的时候,后来贝鲁特街区黎巴嫩战火纷飞的时候一片硝烟迷茫,到这种程度。

  洪盛茂(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教授级工程师):晚上可能感觉不到,到了白天的时候的开门炮大家感触很深的,在地上放的时候,一阵阵,感觉电视、电影里面放的,拍电影里面放烟火的感觉。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我觉得最可怕的就是开门炮,太厉害了,无数响,有些好像是上几百响,太可怕了,像排炮。

  周少雄(杭州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的文化心态就是比,就是因为这个情况越来越不过瘾,越来越不刺激了,原来是几个开门炮嘭嘭几声,现在是要几十响,越放越高,所以体量越来越大,震耳欲聋,所以这种风气确实也是我们文化的一种心态。

  主持人郑煜:其实看到这个照片我们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放完烟花以后,空气质量会变成这样,但是大家还是禁不住大年三十春节这个节的年味的诱惑,觉得不放烟花爆竹吧,似乎这个年味就没了,我不知道金路是怎么认为,你是不是觉得假如这个年,你们作为商家,又作为市民,觉得不放烟花爆竹了,就没有年味了,做生意也没劲了?

  金路(热心市民):特别是开门炮的事情的话,大家就会觉得,特别是做生意很多时候,会特别去讲究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比如说我觉得我放了鞭炮了,也许我明年就会有好运头,但是这不是一个保证,很多人会觉得我不放了,可能就是因为我没有放鞭炮,所以今年运气就不好了。

  周少雄(杭州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院院长):有些文化心理在。

  洪盛茂(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教授级工程师):这就是放飞一种希望。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这个东西从人的心理,或者说我们最早的民俗来讲,它确实有一种我们讲的有寄托,另外一个驱散晦气、驱散鬼祟、除旧迎新,原来是一个原始的人对未知事物,未知命运的一种期望,对不好的东西有一种恐惧,借助这个巨大的声响,用火光来吓走这些东西,因为我们原来小时候看传说都知道,很多传说关于年兽,关于山魈,各种传说都有,用这个干嘛?把鬼怪和晦气去掉,这个东西延续下来时间长了,就沉淀为她讲的一个文化心理,中国人就这么认为的这个不弄万一晦气来了怎么办,万一鬼祟上身怎么办,他想得很多,以至于我们如果不放心里不安,事实上到今天,传统中国、农业中国已经变成一个现代化的中国,这样一个时代都市文明下,我们要重新考虑,这个东西不放真的是日子过不了,觉得不幸福、不吉祥了?未必,我们认为庆祝新年、辞旧迎新,放飞希望和吉祥不是一种方式,是无数种方式,我们再看看我们的传统里,还有哪些吻合现代都市文明,既文明又喜气的形式能留下来,这样的话小金他们开店,也可以换换别的方式。

  周少雄(杭州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院院长):民俗文化像这种过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要关注的应该是文化的心理,民俗文化所承载的那些心理是什么?它所承载的理念是什么?形式其实都是与时俱进的,新年最重要的就是除旧迎新,中国古代家族社会下,更重要的是家人团聚,一起去祭拜祖先、鬼神,再然后是互相庆贺。

来源: 作者: 编辑:陈浩鼎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再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杭网议事厅”走进清波街道 聆听市民需求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