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人大视窗:关注首个国家宪法日
hwyst.hangzhou.com.cn  2014年12月08日 08:37:25 星期一

  总提要:

  【热心市民谢幼宇】:我们知道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是也仅此而已。

  【浙大光华法学院副教授费善诚】:你政府这么做,你要求我做这个,这个要求合不合法?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路江通】:法,最高的法,那当然是宪法。

  【配音】:刚刚过去的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日”,全国各地都在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节日。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宪法和老百姓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本期我们圆桌会人大视窗重点关注。

  【主持人】:沟通改变生活,对话推动进步,这里是我们圆桌会各位好我是张平。刚刚过去的12月4号是咱们国家首个国家宪法日,宪法这个词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宪法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事物?它跟我们的国家跟一个群体跟我们个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宪法它的重要意义,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今天我们圆桌会就此进行关注。那么在此之前我们记者也对我们的一些市民随机进行了一个采访,想了解一下他们到底对宪法了解多少,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VTR】:今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杭州各地举行了例如探访“五四宪法”起草地,宪法进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宪法日普法活动。那么杭州的市民们对宪法了解多少?记者近期进行了调查。

  【初中二年级学生】:(老师有没有和你们说过宪法?)没有。(家长有没有提到过?)没有。

  【小学六年级学生】:宪法知道,但是没有特别的去了解。(那你是知道它这个名词还是知道它的含义?)知道它这个名词。

  【杭州市民】:宪法没什么关注。

  【杭州市民】:真不知道真没了解过,因为咱中国目前来说是不是刚刚推广这方面问题啊?(你说的是刚刚推广宪法吗?)对啊是不是啊?(不是。)

  【杭州市民】:宪法应该是所有法律的最高准则吧。

  【杭州市民】:(那么您觉得宪法对我们每个公民有什么样的权利呢?)应该说基本权利吧。(基本权利是什么权利?)有点复杂啦。

  【杭州市民】:平等的权利,生存,享受选举被选举,还有一些基本的人权这些吧。

  记者发现有百分之九十的市民都知道宪法的大致含义,但是都没有读过宪法。许多市民表示,自己不了解宪法的原因主要是相关的教育宣传比较少,同时也觉得与日常生活距离较大。

  【杭州市民】:因为可能大家了解的这个渠道比较少,除了看新闻可能不太会了解这东西。

  【杭州市民】:我觉得影响更大的是什么物权法啦,什么婚姻法,更涉及民生的一些法律吧。

  【杭州市民】:可能就是现在国民教育方面的事情好像不是很那个。

  【主持人】:好这是我们记者随机对我们市民进行的一个采访,大家也可以看到了,基本上对宪法这个词都还知道的,但是宪法到底是什么样的含义,大家还比较模糊。所以我现场我想做一下了解,我们今天在现场两位中学生来了,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们了解宪法吗?

  【春蕾中学学生项斯腾】:我觉得宪法应该是我们中国国家法律的最高的法律,差不多就。

  【主持人】:它跟你有关系吗?

  【春蕾中学学生项斯腾】:我觉得应该还是有关系的。

  【主持人】:什么关系?

  【春蕾中学学生项斯腾】:我们平时生活也是应该遵守宪法的。

  【春蕾中学学生应涛宇】:宪法的话,就是生活中一些都要按照宪法来执行,不能随意自己的意愿而自己进行行事的。

  【主持人】:那你觉得宪法跟别的法有什么区别吗?

  【春蕾中学学生应涛宇】:也就是最高的法律吧。

  【主持人】:好我们问一下这位女孩子这位市民,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对宪法的理解。

  【热心市民应林燕】:我感觉宪法好像比较抽象吧,就是像一般婚姻法或者是这种合同法的话,就是感觉跟老百姓的距离会近一点,大家关注度会比较高一点。然后宪法的话,它规定的是一些基本的权利跟义务嘛,就是觉得心理上觉得好像和我距离会比较远。

  【热心市民谢幼宇】:我们知道它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是也仅此而已,因为跟我们市民老百姓普通生活、当中相对的接触少一点。

  【主持人】:好那么今天在我们这个在座有非常多的专业人士,咱们先来谈谈为什么中国首个会推出这么一个宪法日。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路江通】:一方面就是为了宣传宪法,另外呢还是要把宪法实施好,树立宪法的权威,就是宪法规定那些制度得到更好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这些,然后通过宪法日的确立造成全民学法守法知法懂法,造成这种氛围。

  【媒体评论员方益波】: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刚才有几位市民代表包括VCR里面大家对宪法不太熟悉,那是因为它并不是用于司法实务,用于诉讼中可以直接引用的。但是它是我们国家基本的一个,无论是国家还是整个社会还是每一个普通公民基本的行为规范,甚至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甚至是所有的方法论的出发点,所以这个宪法是根本大法是一个非常基础的东西,是很重要的。那么在现在我们法制建设进行到今天的时候呢,这个中央提出依法治国,它的前提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它的前提是依宪执政,宪法是一切政党社会组织公民行为都要在宪法的规范化进行,这个对我们的建设法制中国意义肯定是很深远的。它是所有的这些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所以刚才路主任也讲到了我们搞宪法日,今后可能还要在公职人员就职的时候还要进行宪法宣誓,我觉得这就是国家层面要使宪法成为一种信仰,使它成为每个人都认可的,而且融化到血液中去的一种基本的指向,这种指向会影响到我们所有的社会生活,影响到我们的工作,然后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它成为一种颠扑不破的,都应该去遵循的。你想国家提到了信仰的概念,这个信仰是一个精神层面的一个问题。

  【浙大光华法学院副教授费善诚】:我们长期都非常重视普法宣传,普法宣传都讲以宪法为核心。那么包括宪法日的确立,学者中也有很多学者呼吁,也有人并不认为这个很重要,但刚才看了我们那个VCR随机采访市民的情况我就感觉到了,我们的确现在需要有这么个日子,有这么一个确定的时间来宣传我们的宪法,来普及我们的宪法知识。也就是说我的想法是什么呢?原来我们讲12月4号一直以来是我们的法制宣传日,那也在宣传法律是吧?那么宣传法律以后到现在我发现,这个宪法到底是什么?宪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好像大家还有很多不是很了解。在这一方面关于宪法的基本权利的问题,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主持人】:咱们首先先搞清楚宪法和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这个说清楚。

  【市人大代表法制杭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胡祥甫】:这个宪法实际上最初的时候,它立法的含义在什么地方呢?宪法就是要限制国家的权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因为国家有专政机器,它一旦滥用以后就可能侵犯公民的权利,所以宪法最初的制定目的是这么一个目的。那么当然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基本制度包括国体政体,但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规定了我们的基本人权。譬如讲我们国家规定了公务员和企业的职工,男的是到60岁退休,女的呢是在公务员单位里,在国家机关里面是55岁退休,在企业单位里面是50岁就退休。这个就涉及到一个就是说劳动权利的问题,这个也是一个基本的人权,为什么要在男女之间有这么一个差异呢?是不是涉及到一个性别歧视呢?这个里面就值得我们考虑的一个问题了。因为我们最早规定这一制度的时候是在1978年,1978年的时候,在1978年之前我们国家基本上没有怎么搞计划生育,所以妇女有的时候要生两个小孩三个小孩甚至四个小孩五个小孩,那到了50岁的时候她的各个方面生理机能都大有下降,不如男的了。所以当时是考虑到保障妇女的这个权利,所以妇女退休的年龄比男士要提前很多,是爱护妇女。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们搞计划生育以后一般妇女都只生了一个小孩,所以她到了50岁的时候应该跟男的从生理方面来讲的话,从她的健康状况来讲的话都差不多。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平等权利的问题,所以宪法看上去很遥远,实际上离我们的生活是很近的。

  【热心市民谢幼宇】:我非常有幸1996年参加了一部电视剧叫《毛泽东在浙江》,这部电视片的第一集就是介绍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当时在咱们杭州的84号北山路,老书记谭启龙的房子让出来给起草小组。当时是三个人,陈伯达,田家英,胡乔木,那么毛主席是每天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从他的刘庄住地到宪法起草地去。这一段行程我们拍片子的时候我们都全部走过,那么就是说宪法的最早的起草是在杭州,作为杭州人本来应该自豪一下,但是刚才那个VCR看了以后呢,包括我自己我自豪不起来。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路江通】:现在的杭州人,当时的杭州人很熟悉很了解。

  【浙江浙联律师事务所律师麻侃】:毛泽东在这边主持我们国家第一部宪法,是从1953年的12月份开始。1953年底他才抵达杭州,然后3月15号他和他的起草团队就到北京去,短短的这么几个月时间是不可能制定出一部宪法,实际上在杭州只是制定了五四宪法的第一稿的草案,这个草案我们这个宪法史上把它戏称为叫做西湖稿。那么这个草案实际上3月份出台以后6月份在报纸上公布,在报纸上公布之后引起了全民讨论,据当时统计是有1.5亿人次

  参与了讨论,有这个数以百万计的意见。五四宪法是在这样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它所制定的一些基本制度,我们现行的八二宪法都还在用。

  【杭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徐前】:刚才看了这个VCR确实我们作为司法局的同志也感觉到有点吃惊,因为我们从1985年开始,各级宣传司法行政等部门开展了六个五年普法的这个工作,也就是说差不多30年了,2015年是六个普法结束之年。那么我们现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了,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地方的法规规章等等,应该说基本齐备。在这种情况下有那么多的市民对宪法甚至这个词还不了解,对它的内容更是不甚了了,这个确实出乎我们的意外,这说明我们的普法工作可能更多的还是要转变一些方法。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刘晓辉】:我觉得宪法为什么大家感受不到,恰恰是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的立法非常完备。因为宪法是一个基本大法,它只有138个条文,它要规定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它的规定、原则或者精神要落到实处的话,它必须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包括一些规范性文件来实现。那么我们国家这个建国几十年来其实我们的立法已经是相当完备了,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统计数据,说我们建国至今制定了243部法律,现在可能更多了。

  【主持人】:246部了。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刘晓辉】:还有680多部行政法规,还有8000多部部门规章跟地方规章,所以说宪法的规定它的原则和精神通过这些部门法具体的法律法规,它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实施。老百姓的权利受到侵犯之后,我通过找这些具体的法律法规我就能够得到救济和保障,所以说他在不需要去求助于宪法,他也自然生活中觉得,我没有必要翻一翻宪法来去找我这个权利该怎么(保障)。宪法它具有高度的纲领性和原则性,它又没有一些直接的惩戒措施,它相关的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都已经通过我们完备的,具体的法律法规得到体现了。

  【主持人】:等一下这两个红牌子一直在反对,谈谈你们的观点。

  【浙大光华法学院副教授费善诚】:我不完全同意刘庭长的观点,你说的这个第一个有一点道理,就是说我们宪法的实施,它通过具体法律,很大一部分通过具体法律,那么我们现在立法的完善当然对我们宪法的实现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有很多条文可能通过立法来得到实现了。但是还有一些条文或者还有一些法律,尤其是一些规范性文件和宪法相违背相抵触的,这时恰恰需要有宪法出来,但是我们没有把这个宪法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你比方说我们的劳动教养制度现在废止了,那它为什么废止?实际上知道的人就说因为它和宪法相抵触,实际上还是宪法的问题。那么第二个呢我觉得,实际上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可能在观念上就认为什么呢?就认为我们只要有宪法这个根本法,然后我们用了很多法律,那么我们接下来可能,我们只是要把宪法高高举起,并不需要太多的去关注它去宣传它,就包括我们的普法宣传更多的趋向于具体的专业的法规,恰恰忽视了一些最基本的宪法知识,包括权利啊等等这个,还有刚才那个胡律师讲,就对国家公权力的限制和对基本权利的保障。那换句话说老百姓说宪法有没有用,宪法能不能维护我的权利。如果宪法有用宪法能维权,我用其他路走不通,我不去上访了我拿宪法了,那这个宪法自然会被重视。

  【浙江浙联律师事务所律师麻侃】:我认可刚才刘庭长所说的,宪法要具体落实,当然是要通过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等来具体的落实,变成了部门法中的具体的权利义务的一种规范。但是宪法的实施实际上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刚才费老师所说的,就是要对违宪行为的合宪性的审查,要进行一个宪法实施的监督。只有有了这个环节,所谓宪法实施才是完整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宪法得不到重视?实际上就是我们老百姓如费老师所说,没有办法把宪法条款,作为自己公民权利诉求的请求权规范基础,所以他觉得跟自己的生活无关。换句话讲就是我们没有办法拿宪法来主张对一些违法行为,进行违宪审查,那么这样的制度怎么去激活?让人欣慰的是我们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看到了一些曙光。

  【媒体评论员方益波】:我觉得宣传教育是很重要的,最有利的宣传教育就是实际是怎么做的,就是实干。因为我们过去那么多年,我实际上是一个,我当了差不多近二十年的政法记者,我写过很多的法律方面的报道,接触过很多法律的案例,然后刑侦啊治安啊民商法各种法律问题,在稿子中有过很多探讨。但是接触最少的最不清晰的就是宪法,宪法是接触最少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回头去看,实际上在若干年前可以说有很多现象,人们根本对宪法没有感觉的,没有概念的。我记得差不多几年前我还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新闻,某个地方的人到杭州来招商,书记市长带队来招商,然后开出承诺条件说只要到我们那去投资,投资达到多少就是荣誉市民。荣誉市民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中一条在马路上开车可以不受红灯的制约,可以不受道路交通法律的制裁,这是荣誉市民的条件。关键他还登在报纸上广而告之,也没有人认识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案例,这样的事情是不是随着这些年法制建设的完备我们就少了呢?我觉得恐怕也不容乐观,其实这种现象依然还是能够找得到蛛丝马迹的。几年前我们可以看到有标语说,谁耽误我们这个地方发展一阵子,我们就要影响他的人生一辈子,也是党委政府提出来的。然后呢还能看到说动不动哪个领导生气了,当场怒斥,就地免职,很多老百姓也拍手称快觉得很解气,实际上这也是有问题的,也是违反法律的。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陈浩鼎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走进市民之家聆听新年新期待
·2014年记者节 杭州网记者进社区
·“杭网议事厅”获2013年度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网议事厅”再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