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杭网原创 | 房产 | 汽车 | 图库 | 宽频 | 娱乐 | 旅游 | 数码 | 体育 | 家居 | 公交 | 时尚休闲 | 消费头条 | 新闻 | 论坛
当前位置: 杭网议事厅>>热点热议>>杭州改革十条我们看些什么>>走基层改革征途>>

阿里小微信贷三年累计放贷1500多亿元


2014-01-03 06:42

“没想到要借钱这么容易,虽然利率比银行的高,可一个月就还了,总的利息其实不多。真的很方便。这点钱,估计银行也不会借的。”小朱今年大三了,一年前她和同学一起在淘宝开了一家小店,如今已经冲到了四钻(淘宝商家的信誉级别)。今年“双十一”,她打算大干一场,“上次我去韩国带回来的BB霜卖得出奇得好,可是手里的钱没办法备充足的货。后来,朋友告诉我可以找阿里小贷。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申请了,没想到5000元几天后就到账了。”

阿里小微信贷是2010年4月成立的,它所服务的客户正是像小朱这样的小微企业。

数据映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

坏账率不到1%

阿里巴巴的微贷尝试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那时,阿里巴巴看到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尝试与银行合作推出了联保贷款。“可是,银行有银行放贷的规则,很多企业仍然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为无法了解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银行只能要求贷款人提供担保。而这些小微企业很多都是无法提供实物抵押担保的。此外,很多小微企业需要的资金量不高,很多都是银行‘看不上’的小业务。”小微金服的品牌与公关部专家葛瑞超介绍,“我们希望提供真正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服务,因此就有了阿里小微信贷。”

2010年4月,小微信贷成立了。“数据和网络是微贷技术的核心。阿里小微信贷利用我们的天然优势,也就是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和行为数据,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模式,通过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向这些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批量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小微金服微贷事业部的总经理娄建勋介绍。

目前,阿里小微信贷的客户数已经到达64万,放贷的总金额累计达到了1500多亿元,而坏账率不到1%。

80后、90后创业者成为融资主力

多数人获得了人生第一笔贷款

小微金服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企业主年龄在23岁以下(对应“90后”群体)的获贷小微企业达到75159家,而企业主年龄在23岁至33岁(对应“80后”群体)的获贷小微企业163217家,两者合计占到该季度总获贷企业的79%。80后、90后创业者成为阿里小微信贷的融资主力。

“我们只为淘宝、天猫和阿里巴巴的客户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本来就是年轻人创业的热土,年轻人创业多是白手起家,资金短缺成为他们事业生存、成长的最大障碍之一。”娄建勋表示,“我们的调研发现,在所有80后、90后获贷者中,近80%的群体从未有过任何贷款记录。这也意味着,在阿里小微信贷所获得的贷款,是这些年轻人人生中的第一笔贷款。”

银行的信贷部门最喜欢大单子。因为大单子通常对应大企业,对应相对强劲的实力和一定的偿还能力。可是阿里小微信贷的贷款额没有下限,只有上限,上限是100万元。也就是说,阿里小微信贷只接受100万元以下的贷款业务。“目前,我们70%的单子都是50万元以下的贷款,户均贷款额只有3万多元,而且我们希望我们能越来越往低做。”葛瑞超说,“小微企业的周转通常很快。他们并不需要太高的资金,只要临时周转。因此,虽然我们的利率比银行高,可是因为占用时间短,融资成本并不高。”

边贷款 边宵夜

70%卖家晚上融资

贷款和宵夜,这两件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怎么会牵扯到一起?

原因很简单,对于习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贷款融资的网络卖家而言,这两件事情,发生在同一个时间点。

根据阿里小微信贷的统计,接近70%的卖家融资行为,集中发生在每天的20点-23点。

由于阿里小微信贷的所有微贷产品均通过网络系统运作,365天24小时不“打烊”,因此买家们可以自由安排进行贷款操作的时间。

目前,卖家们最常用的微贷产品为订单贷款,该款产品规定只要卖家有已发货订单即可申请贷款。而买家下单的高峰期一般集中于下午和晚上两个时间区段。到了20点-23点,卖家的店铺能积累足够的订单,以保证其申请最够的额度。而这个时间点,也是很多店铺经营者忙碌一天后的宵夜休整时间。因此,很多卖家都喜欢边吃宵夜补充能量,边贷款补充后续进货的资金。

葛瑞超说:“我们的目标是为100万家客户服务,为更小的卖家服务。因为更小的卖家更难在其他渠道获得融资,他们更需要小微信贷的扶持服务。”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蒋倩倩    编辑:郑海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 编辑:赵恬宁 网页设计:杨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