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 > 热点热议
延长版课间带来安全管理新挑战 杭州学校探索AI +人工双保障
发布时间:2025-02-28 14:13:34

延长课间时长在给学生带来充裕放松的时间外,也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针对这一变化,各学校积极行动起来,充分挖掘和盘活现实资源条件,探索出了借助 AI 技术与加强硬件保障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实现课间安全管理的双保险。

杭州市钱塘区幸福河小学采用了“大朋友+小朋友”的组合模式,每个年级组采用教师轮值制度,值勤教师在走廊、操场等区域巡查,各班班干部组成的“红领巾安全督导队”也活跃在各个活动区域,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同伴。学校德育主任王亦蕾笑着说:“我们需要将安全管理融入自然状态——老师可以端着水杯一边散步一边关注学生动态,这样的监管既不增加教师负担,又能保证学生时刻处在安全网之下。”

有了巡查制度,还得有硬件设施做保障。在开学首周试运行基础上,幸福河小学正紧锣密鼓推进硬件改造工程。王亦蕾向记者展示了由学生设计的“抢椅子”游戏方案,并分享了设计过程中的安全考量。起初,学校计划放置实木桌椅,但考虑到学生在游戏中可能发生磕碰,最终改用柔软的皮质椅子。更巧妙的是,一位教师提出用“地面上画圈”替代传统椅子,不仅避免了安全隐患,还保留了游戏的趣味性。“我们的目标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王亦蕾强调道。

杭州市青蓝小学形成了“人工+智能”双重保障。课间,除了值周老师等会在各处巡视外,当走廊顶部的AI设备监测到奔跑行为时,智慧广播还会播放定制提示音,同时定期生成对学生课间行为的反馈报告。遍布校园的室内外活动空间,正通过预约系统上演着空间魔法:晨间还是静默的屋顶科学园,午间就成了“水火箭发射基地”;方才空荡的风雨操场,转眼已化作班级跳绳PK的竞技场。此外,孩子们还可以从学校领取风火轮、快乐发射器、跳跳机、陆地长龙等活动道具。

在杭州市萧山区长山小学,课间延长后的安全保障措施也有了量的保障和质的提升。校长俞波告诉记者:“为了确保课间15分钟里学生们玩得尽兴的同时也能玩得安心,学校制定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措施来确保课间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学校采用值周老师蹲点与大队部巡查的 ‘双巡查’模式。操场上,值周老师时刻关注着同学们的动态,无论是奔跑嬉戏还是进行体育活动,一旦有危险行为的苗头,老师便会及时上前纠正。楼梯口,值周老师的身影同样坚守,时刻提醒孩子们注意上下楼梯安全,及时纠正打闹、拥挤等危险行为。”

同时,长山小学大队部组织的红领巾监督岗巡查小组也会在校园各处奔走。他们分组定时巡逻,眼睛仔细观察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一旦发现问题,便迅速记录并上报。无论是有同学在走廊上奔跑打闹,还是发现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巡查小组都会第一时间处理,为校园安全织密防护网。

杭州市滨江区丹枫实验小学在延长版课间安全管理方面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学校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校构建了一套“空间引导+ 立体巡查 + 自主管理" 的三维安全防护体系。

在空间引导方面,学校基于数据分析发现,校园安全隐患大多源于活动空间不足。为此,学校采用"大场景引导法",将操场、风雨长廊等开阔区域划分为主题活动区,引导学生主动前往开展户外活动。

在巡查机制方面,采用常规的“双巡查机制”,由值周老师+值周班级组成,实现课间巡查空间覆盖率的显著提升。

针对滞留教学楼的学生,学校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方向,通过设置课间文明小卫士这一岗位,协助老师观察并及时提醒同学注意安全隐患,该机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安全自我防护意识。

“这套‘动静相宜’的安全管理体系,既保障了学生课间15分钟的活动质量,又构建起了可持续的安全防控机制,对我校整体安全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该负责老师继续向记者解释道。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赵丹 张韵佳   编辑:沈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