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热点热议
 
跨越“数字鸿沟”,托起幸福夕阳红 杭州探索“家门口幸福养老”新模式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10月29日 15:09:00 星期三

手机打车、线上缴费、网络社交……数字化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而,在年轻人尽情享受数字生活便利的同时,许多老年人却在“数字鸿沟”面前无所适从。当老龄化社会遇上互联网数字时代,这条鸿沟该如何跨越,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配图1

10月28日,第十期“杭网议事厅·智汇阳台”协商活动在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举行,活动现场邀请到了杭州市民政局、老年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等相关代表,以及市政协委员、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家门口幸福养老”杭州模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据鸿沟。

配图2

老年学堂精准施教,点亮数字学习之路

“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我们在课程设置、小册子编辑、讲座主题安排等各方面所开展的工作,都是紧密围绕老年人实际的数字需求情况来推进的。”据杭州老干部大学校长李辉介绍,学校根据不同阶段老年人对数字技能的学习需求,有机融合线下及线上教学模式,逐步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智能手机应用、短视频制作、无人机拍摄、AI智能生活等课程和讲座,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开启了一扇数字之门。为方便老年人学习,学校还组织专班编写、印制并免费发放了10000余册的《玩转数字生活》(上、中、下),以直观的图片形式展示数字生活。

此外,学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拓展教学场地网络,在社区、街道、企业等开设了四十多个分校、教学点,并加强计算机类、手机类课程建设,让数字生活的教与学走出校园,走向全社会。

“人人都会老,人人都需要高品质的晚年生活,而文化养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老年教育需要全社会都关注、关心,既利他,也利己”。李辉说:“助力跨越数字鸿沟也是如此。所以,数字鸿沟永远会存在,助力跨越也一直在路上,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大家都要参与其中,也受益其中。”

机构服务多元举措,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

配图3

杭州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朱列表示,近年来,杭州市民政局通过公益创投项目、志愿服务、机构课程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老年人智能设备操作培训,帮助老年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养老服务政策。数据显示,2025 年共开展课程 100 多场次,服务老年人达 5000 多人次。同时,与阿里浙江蓝马甲合作开展的“五个一百”银龄行动,累计举办 3000 多场。

朱列强调建立完善智能产品适老标准的重要性,并向社会发出呼吁:持续强化培训,激发老年人学习应用数字化工具的热情;深化软件改造,将无障碍改造引入网络世界,减少长者版广告植入;发动家庭支持,鼓励老年家属参与老年人数字化培训;发掘市场潜力,引导互联网公司关注老年群体需求,开发适老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保留传统渠道,让智能化服务以老年人熟悉的方式融入其生活。

配图4

杭州椿熙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钰分享了在实际开展老年人数字生活培训过程中的观察和体会。她指出,老年人和小孩在专注力方面有相似之处,能听进去的内容有限,且学完后容易遗忘。在社交方面,老年人使用微信聊天、在家庭群里问好、发红包较为普遍,但对重新获取新知识的需求并不强烈。

此外,老年人在使用数字产品时还面临着手脑不同步、屏幕字迹看不清、手指不灵活易操作失误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他们容易产生焦虑和无助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杨钰希望社会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支持,如开发适合老年人的试错版或测试版数字产品,降低操作难度和焦虑感;加强社区、专家中心和社工等力量在老年人数字生活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配图5

滨江绿康阳光家园认知症专区负责徐丽云表示,机构住的大多是高龄老人,平均年龄八十五岁以上,对于智能手机等操作,他们更是怕被坑、怕数据弄乱,更愿意用实在的方式。

为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生活,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邀请志愿者定期组织手机培训,引进年轻人进行一对一陪伴指导;高度重视反诈教育,邀请公安系统人员介绍防诈理念;利用老年大学平台,帮助老人更新智慧产品知识;与社会上新智慧产品厂家对接,引入适合老人的新设备。同时,在机构内广泛使用定位手表、防跌倒报警设施等智慧化产品,围绕服务进行创新。

委员建言献策,模式推广与精准服务共进

配图6

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花想衣裳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茅莉民提出,实现“家门口幸福养老”目标,需要转变思路,从为老年人做转变为与老年人一起做,让他们成为养老服务的受益者、参与者和评价者。

为此,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总结推广杭州在适老化方面的实践经验,打造标杆案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二是在评估督导上加大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关注老年人的体验和问题解决率;三是引领标杆,做实银发经济。通过构建老年画像,精准匹配与推送服务资源,并培育产业生态,树立全国标杆。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闫雨婷 编辑:徐洁
旧梯焕新 幸福“梯”升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4]1106-049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打车、线上缴费、网络社交……数字化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