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杭州市委办公厅主办的2023年杭州“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第二期活动启动,第一场围绕“降低新市民群体生活成本”主题展开。
据悉,为降低新市民群体在杭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品质,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专门出台了“春雨计划”,在就业创业、住房保障等16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
问政圆桌讨论现场,聚焦新市民群体关注的就业创业、住房保障等问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群众团体代表和媒体代表,社会观察员、民情观察员、基层代表等带来百姓诉求,与市直单位和主城区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意见建议。
就业创业信息不对称怎么办?
近年来,杭州市人口呈现持续流入态势,以青年为主的新市民群体数量快速增长。据统计,2020-2022年,新增常住人口总数量为240万人,其中有超过百万的35岁以下大学生来到杭州就业创业。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新到杭州的青年人和大学生对于政策举措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应该找谁联系。
大学生陆婧荧询问了余杭区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服务,是否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或创业资金补贴。余杭区相关负责人解答了疑问,政策线上线下都可以申报,并表示非常欢迎各类人才各类创业者到余杭来发展,后续会加大评审会的覆盖率,让政策触达更多有需要的大学生群体。
企业代表方云科是杭州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负责人,但由于中小企业在本地高校招聘会上常常遇冷,如何招聘到市外、省外优秀毕业生已成为他心头大难题。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针对这一问题,杭州将采取多项举措来支持本地企业解决招聘难题。
首先,把企业紧缺岗位纳入高校的人才目录,并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以吸引更多人才了解和关注这些企业。其次,市政府将组织人才招聘活动,邀请企业代表参加,面向全国30个城市和200所高校。最后,政府将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将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见习基地,帮助大学生从选择两难变为双向奔赴。
市人大代表王芹关注新青年群体融入问题,她建议搭建一个下班后社交平台,促进新市民与老杭州之间的交往。让他们下班之后更有活动的范围,无论是学习还是社交更好的能够成长。资深媒体评论员刘雪松也认为,可以在搭建平台、举办联谊活动、灵魂砍价等方面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新城市中有归属感。
如何畅通住房保障?
除了创业就业问题,大学生来到杭州要解决的还有住房难题。在现场的一则短片中,卢女士反映之前申请了杭州市本级公租房货币补贴,但由于工作转到临平区,她的申请也需要转到临平区。然而,她发现无法提交申请。
据市住保房管局反馈,由于临平区公租房货币补贴业务系统存在数据滞后情况,建议延后再申请。
对此,临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总结反思,改进工作。根据反映情况,在公租房资格认定和租金补贴的办理过程中存在三个问题,即在线上办理效果、办结时间和沟通渠道的畅通性。目前,已经解决了数据同步问题,并将更加重视数字化办事的质量。对于办结时间,承诺进一步缩短时间并优化流程。对于沟通渠道,他提到市民可以通过12345投诉解决问题,并表示他们将全天候为市民提供服务。
针对租房补贴问题,浙江大学教授李金珊提出了新看法。他认为政府不应该承担所有责任,而应该让其他社会角色参与进来。他建议取消二房东和三房东,建立规范健全的出租市场;建立区域房租信息,为中介和租客提供一个清晰的标准;培育和培训租赁市场租赁中介。“政府应该继续努力,但市场也有改进的空间。”
当天,新市民“吃”的问题也是关注的焦点,有市民代表反映社区食堂迟迟未投入使用、价格高、延长时间等问题。西湖区、拱墅区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将根据“春雨计划”要求探索解决方法满足新市民需求。
新闻评论员舒中胜表示,要想办好社区食堂,关键在于价格要亲民。他认为,食堂的菜价应该降低,以降低新市民群体的生活成本。他还提到了食堂经营者的选择问题,认为经营者应该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他还建议政府职能部门每月花时间到食堂里吃一次饭,以了解食堂的情况,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