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实施市域协调均衡发展攀登行动,进一步加快西部区县(市)跨越式发展;同时,今年杭州四大补短领域涉及的26个项目,包括10个学校医院建设类项目和16个政策资金补助类项目,有力有序推进了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
为更好满足西部山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杭州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昨日下午,由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主办的2023年杭州市第二期“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第二场举行,聚焦“推进西部山区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主题,围绕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交通出行等内容进行问政。
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出县
守护好西部山区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健康是人民群众的永恒追求,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杭州近年来逐步提升县级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稳定基层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努力让西部山区病有所医、病有良医。但是广大西部山区的群众对于就医能否更便利、药品能否更丰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诉求。
在现场播放的短片中可以看到,建德市大洋镇麻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仅开设全科和中医门诊两个科室,专职医生四人,其中两位年纪偏大。村民表示:“经常遇到有病人没医生没药品的情况,如果去镇里看病,出行也很不方便。”不光是村里服务站药少,镇卫生院药品种类也不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建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锋现场作出回应:“这些年建德在基层医疗卫生方面投入了各种资源,但目前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我们会正视问题,努力把短板补齐。”接下来建德将加急加紧推进三甲医院创建工作,力争在2025年实现一家三甲医院落地。同时,努力让医疗资源全面下沉基层,使老百姓能够就近接触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大力推进未来乡村健康场景建设,以数字赋能助力村卫生室提档升级,不断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底。
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康需求,评论专家、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越倩建议,医疗资源配置要有精准性和动态调整性,以需求为导向,有效利用数字化手段,才能全面打通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资源共建共享 打造特色教育
点亮西部山区孩子的梦想和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杭州西部5个区、县(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共体”覆盖率达到了96.6%,公办的高中集团化实现了全覆盖。我市通过建设“名师乡村工作室”等路径,城里名师走进乡村学校,带学员、上讲台,带动乡村教师成长,实现了“校校有名师”;同时创新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以规模化、体系化帮扶行动,为西部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不过,西部山区的教育文化水平在硬件条件、教师人才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如:建德市下涯中心小学专用教室不足,学校方面只能用两个集装箱教室作为过渡;临安区的一些学校,10多个老师要教6个年级100多个学生,一人多岗的情况屡见不鲜。
“西部山区的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等问题。接下来我们主要从优化布局和提升改造两方面入手,保证每个孩子有学上,并尽可能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杭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钮俊现场回应,此外,还将以政策倾斜、机制创新等方式,来解决西部山区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吸引更多教育人才扎根西部山区,点亮孩子们的梦想和未来。
从“有学上”变成“上好学”,评论专家、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林航建议:“能否基于西部山区的特色,来考虑创造一些差异性的教育形式。”他认为,西部各地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来探索建设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培养孩子浓厚的乡土情怀,从而促进多元的教育模式和谐共生,打造出更有质量、公平优质的教育。
打通大动脉 畅通微循环
以数字赋能连起更多幸福网
路,是希望的象征、是发展的空间。一直以来,杭州为促进西部山区加快发展,积极谋划西部融杭大通道,抢抓快干建成一批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通过实施打通公路“断头路”三年计划,在西部5个区、县(市)打通断头路24条。
纵横交错的农村路串村连景,托举起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但对西部山区村民来说,交通出行方面仍存在不足。淳安县王阜乡何包山村离县城将近70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村民们如果想要乘坐客运班车去乡里或集市,必须在早上8点之前出门赶车,而且两天只有一班,还经常会碰到因满员乘不上车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村的日常出行问题,我们有很多备选方案,但因我们工作不到位,老百姓对备选方案的知晓程度从反映情况来看还是比较有限。”淳安县县长王翀现场回应,比如村民可以通过打电话预约等方式定制出行服务,“后续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好宣传工作,把这些优质的、相对便民的公交服务让更多老百姓知晓,并提高利用率。”
目前,西部山区的交通出行具有点多、面广、客流分散、时间空间不均衡等特点,解决终端用户的实际需求迫在眉睫。“我们将坚持数字赋能,利用好智慧化手段,来解决交通运力充分发挥和群众需求充分满足之间的关系。”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毛根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