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由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主办的“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迎来今年最后一场。本场活动聚焦“推进西部山区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主题,着重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当地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交通出行等建设水平进行讨论。共10个市直单位和西部区县(市)负责人作为问政嘉宾在台上就座,与民评代表、媒体代表、评论嘉宾深入查找问题、共觅破解良策。
药品储备难、专项资金“撒胡椒面”……
西部山区就医难题如何破
“我们乡镇的医疗水平仍然落后,连小孩奶粉过敏这样基础的病症,医生都会建议去区里的大医院就诊。我希望乡镇医院的常用药品的种类和储备量能够到位,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能够有药可用。”现场,临安区民情代表陈天慧面对面提问临安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泽伟。
杨泽伟回应:村里的卫生站、乡镇卫生中心的药品储备一直是个难题,但这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必须加大力气来解决好。
“我想通过两个渠道来解决。一是线下排查,对药品进行定时的查漏补缺,尤其是对农村老百姓常用的药品以及季节性集中使用的药品,要尽可能补齐。二是创新建立‘云药房’,所谓‘云药房’就是我们卫健部门整合了市场化药店,建立了网上药房,在乡镇配不到的药,开了药方,远程就可以配送到家。”杨泽伟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了支持村卫生室的建设,杭州出台了两项政策:对没有达到省规范化建设标准的村卫生室,采取改扩建补助政策,按照平均每家5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对于已经达标的村卫生室,采取提档升级补助政策,市里是按照平均每家1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作为公述民评评论专家的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越倩提出了问题:“这样的专项资金很好,但是群众也反映,资金拨下去,有‘撒胡椒面’的情况。没有聚焦性,很难起到一些实质性提升的效果。”
市财政局副局长张海艳回应:“考虑到每一个村卫生室的条件各不相同,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也有所差异,所以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之中,我们鼓励区(县、市)能够因地制宜,加强资金的统筹使用,具体也是由各区(县、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把握,保证资金的精准性,防止产生撒胡椒面的情况。”
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如何优化西部山区办学条件?
“专用教室不足,无法满足现有学生的需求”“教育资源短缺匮乏很多语文老师还得教英语,甚至教体育”“目前有相应的农村学校补贴,但相比较城里的环境、资源和生活条件,吸引力远远不够”……现场的曝光片中,我们看到西部偏远地区、薄弱学校,在硬件条件、教师人才方面仍然有较大需求和一些诉求。
建德市下涯中心小学,现有学生627名,教师43名。现在学校两幢教学楼,总共有教室21间,仅有3个专用教室,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学生的需求了。无奈之下,学校方面建了两个集装箱教室,但这也只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其实早在2019年,学校就提出改建的计划。但几年来,多次选址,却始终无法落实合适的场地。
针对此现象,主持人现场拨通了建德市下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诸葛林的电话。诸葛镇长表示:“由于学校面积以及规划,受到高速、高铁以及国道退让治理、高压线线塔等影响,选址难题很长一段时间难以破解。目前,校址基本上确定了,资金问题也都解决了。”
“让我们的孩子在集装箱的教室里面上音乐课,我这个当市长的很惭愧。”建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锋表示,“这个活动结束以后,我会尽快把方案拿出来,让孩子、让家长、让老师能够放心、安心。”
记者了解到,西部山区的学校,普遍存在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杭州地区在100人以下的学校临安有10所,淳安有13所,桐庐、建德各有2所。
“我们要针对这些学校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口分布以及判断它今后城镇化的进程,做出一个科学的评估。以此对其进行优化布局或是提升改造。”市教育局书记、局长钮俊说。“优化布局就是我们要根据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经过评估,认为具有撤并整合条件的,逐渐要实现高中向县城集聚,初中向片区的中心乡镇集聚,小学要向乡镇的中心地段集聚。提升改造就是经过评估,尽管这个学校比较偏远,入学的人数比较少,但是为了能够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学上,就要改善它的办学条件,从今年开始到2025年杭州每年将投入3000万的资金用以改善这些农村的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