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江多家便利店“转型”为巾帼共富站 村民、蓝领实现再创业、就业
发布时间:2022-09-20 18:30:00

近日,在杭州钱塘区临江街道萧东村的一家便利店里,几位退休阿姨围坐在一起,一边交谈一边做起手工活。“现在天气凉快多了,大家也加把劲,把这批半成品呢大衣的锁边工序做细做好。”说这话的是便利店店主陈淑真。

3年前,陈淑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来料加工缝制衣服。至此,她不断扩大加工团队规模,这也让便利店成功“转型”为临江街道的巾帼共富站。

便利店成“手工中转站”

店主带动村民一起“经商”

“这件大衣的锁边做好,大家按照标签摆放好,别弄乱了。”只见陈淑真鼻梁上架起老花镜,脖子上挂着缝衣服的细线,手指上戴着磨到发亮的顶针,时不时地提醒着身边正干活的姐妹们。在陈淑真的缝衣加工团队里,她是“领头人”,也是“经纪人”。

她告诉记者,为一件半成品衣服锁边,一次能赚10元到百元不等。“价格高低主要还是看衣服的材质和做工的繁琐程度。”接触来料加工的3年时间以来,陈淑真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经商”理念,也让这家便利店越发热闹起来,发挥大作用。

“萧东村里很多带娃的宝妈、上了年纪退休的阿姨、开拓副业的工厂女职工,都是我团队中的一员。工序简单点的衣服,每人一天能缝制两三件;做工复杂点的衣服,每人每天能缝制一件。我们都是按件记价的。”陈淑真说,她团队里现有八九个成员,每人一天忙下来,赚个五六十元补贴家用是很容易实现的。

每天早上,大家都会来到陈淑真的便利店,或是留在店里加工衣服,或是将半成品衣服拿走,晚上将加工好的衣服送回便利店。就这样,这家便利店成了手工中转站,一天的“吞吐量”有20余件衣服。

“每一个想要加入我团队的女性,我都不会拒绝。”陈淑真说,她定期也会对成员们的针线活进行加强培训,“手脚麻利点的成员,平均一年的收入超万元。这笔钱不管是拿来补贴家用,还是改善自己生活,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

目前,在临江街道像陈淑真这样的便利店还有5家,共吸纳了近70名的闲散劳动力。2021年加工费总额超110万元,带动低收入农户2户。

雨伞、手链铺就新的共富路

蓝领实现再创业、就业

除了做呢大衣锁边,雨伞缝制等来料手工加工正在临江街道铺下新的共同富裕之路。

据了解,现在临江街道安排了做伞、做手链和做笛子的老师,带动村民的双手,一起动起来、富起来。“像做伞的村民,年龄大概在50岁左右,这项手工活没那么复杂,上手程度相对简单;做手链、做笛子的村民,主要还是以企业蓝领为主,通过与一些手工工作室合作,实现再创业、再就业。”临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另外,一些专门做手工定制的网店,也与临江街道展开合作,未来也将推动街道实现手工共富路。

临江街道妇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全面排摸农村闲散劳动力,搭建好政府、工厂、加工点、农户之间的桥梁,引入辖区职业技能学校、社区学校合作,进一步拓宽村民就业渠道。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韩中美 通讯员 陆锋   编辑:徐洁
3年前,陈淑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来料加工缝制衣服。至此,她不断扩大加工团队规模,这也让便利店成功“转型”为临江街道的巾帼共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