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弄的荷花“火”了,10元一束的夏日限定,藏着杭州人的诗意浪漫 |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07月21日 17:14:16 星期一 |
最近,大马弄的荷花“火”了。10元一束,一片厚实的荷叶裹着4枝荷花、一个莲蓬,谁抱在怀里,都像揣着一整个夏天的诗意。 驱车40公里,用一抹荷香驱散杭城暑气 清晨8点,大马弄的早市已经热闹起来,百十来朵荷花在竹筐里静静盛放。谁能想到,6小时前,它们还在德清的荷塘里,借着月光舒展身姿。 “每天晚上八九点就往德清跑,挨家挨户收荷花,七八家农户的货一批批拢过来,忙到夜里两三点是常事。”小夏在大马弄开了家猪肉铺,一到夏天,她就成了街坊眼里的“花仙子”,用荷香把闹市的燥热悄悄吹散。 她边说边抽过一片鲜绿的荷叶裹花,“这叶子别扔,晾干了泡水喝,败火得很。”老话总说荷花浑身是宝,可不是吗?除了能观赏的莲花,莲蓬、菱角、鲜藕,在她这方小铺里都能寻见。 一次偶然,让荷花开出朵朵“共富路” 13年前,小夏把铺子挪到了大马弄,卖过冻品,也守过猪肉摊,可她说,最上心的还是卖花。点开她的朋友圈,像闯进个小型片场:鬓角别着莲花的老人笑得眼角堆起褶子,穿裙的女孩在满地落瓣里踮脚转圈,连停在莲蓬上啄露水的小鸟,都成了她镜头里的“特邀演员”。 “我从北京来旅游,朋友刷短视频刷到这儿的荷花,非让我来看看,说能开两三天,还特意叮嘱带一束回去。”一位游客抱着花束说。旁边做活动执行的姑娘正清点数量:“要准备100束送客人,就这儿的货最齐、最新鲜。”一上午功夫,3000多支荷花就被一抢而空,来来往往的脚步声、笑语声,把大马弄这条老巷子搅得格外有生气。 “几年前,这儿可没这么热闹。”小夏麻利地打着包,语气里带着感慨,“短视频火了之后,这条街的烟火气才被更多人瞧见。一开始就做熟人生意,荷花、莲蓬随便往摊上一摆,也没个样子。”后来网上曝光多了,她也动了心思:用荷叶当包装,五枝一捆扎得整整齐齐。看着网上越来越多人学着做,她的荷花摊,就这么在这个夏天彻底“火”了。 “这生意有季节性,一般一天也就收百十来把,俏得很。”小夏跟记者说,做荷花生意是偶然,“之前在农家乐吃饭,见桌上摆着荷花,花开得热闹,人看着也舒心。”大概是这份情绪价值打动了她,她便琢磨起了卖花。“起初农户还犯嘀咕,说荷花又不能当饭吃,能好卖?”可没多久,在她的收购下,农户们的荷花销量,早就超过了莲蓬。 “农户们自己也算过来了,荷花拿到菜场卖,能多赚点,可花苞要挑靓的,得去老瓣、剪枝子、包叶片,费人力。”小夏说,村里多是老人,干不动这些细活,她收过来,也算帮他们省点力。“就说今早,从一户农家收了100支花,一支1.2到1.3元,加上荷叶、莲蓬,这户一天就能有200元收入。” 10元一捧,爆火后不涨价的约定 在杭州,荷花从来不愁没市场。杭州人对荷花的爱,像是刻在骨子里的。千年前,欧阳修写下“荷花开后西湖好,画船撑入花深处”;钱塘籍诗人汪元量也留下“南高峰对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的诗句。 采访时,有市民说:“虽然杭州特别热,但有荷花在身边,就觉得一片清凉。”不少网友刷到视频,转天早上六七点钟就赶过来,就为亲眼瞧瞧这大马弄的荷花。 被问起“火”了之后的打算,小夏淡然一笑:“不涨价,有得赚就行。”从2019年开始收荷花,给农户的收购价从没变过,她的花摊也始终是10元一捧。 “大家喜欢荷花,我就高兴,这说明农户能多些收入。”这几天,大马弄的巷子里,不少外摆摊位也摆起了荷花,有的也学小夏捆成一束卖。“他们学,我也得进步。”小夏递过来一把刚捆好的荷花,牛皮纸包装得整整齐齐,花束中间,一朵被折成玫瑰状的荷花,正悄悄舒展着花瓣。 风吹过,荷叶的清香袭来,混着早市的烟火气。这巷子的热闹,还在继续。 |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高瑞怡 编辑:戎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