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媒体联动
 
南宋皇城根下的二十三坊巷今年“五一”焕新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02月18日 09:27:18 星期二

一座城市的市井风情,往往藏在坊巷深处。在杭州,御街·二十三坊巷正是探寻老底子风情的最佳去处之一。

二十三坊巷沿中山南路西侧呈“木梳状”分布,是南宋皇城根下人间烟火与市井风情的汇聚地。在伍公山、紫阳山的环抱中,二十三坊巷以太庙遗址为核心,南起高士坊巷,北止伍公山,东至中山南路,西通吴山,由十五奎巷、晓霞弄等众多小巷构成。

今年,二十三坊巷城市更新项目被列为上城区十大攻坚项目之一,改造主题是“杭州味道、烟火街巷、展示窗口”。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街区将迎来风貌提升与业态转型,力争今年“五一”精彩亮相。而在上城区文化特派员潘守卫的助力下,这片老街区正逐步焕发新的文化活力。

深挖历史 为每条巷子定制独特文化符号

水井、青砖墙、石库门,再加上蜿蜒交错的街巷里弄,二十三坊巷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是杭州最具市井风貌的街区之一。

2000年初,上城区在打造清河坊历史街区和中山路南宋御街时,曾对中山南路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提升改造。如今20年过去了,这里虽然保留着独一份的烟火气,但也面临着部分建筑设施老化、老旧墙门隐患多的问题。

2024年5月,二十三坊巷改造项目启动,涵盖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和服务配套三大方面提升,改造面积达46万平方米,总投资1.84亿元。作为文化特派员,潘守卫有着近20年文化工作经历,自去年6月被派驻到紫阳街道后他就在思考:文化工作者如何参与“老旧改”工作?

一次漫步坊巷,他随口问起一位在巷子里住了70年的老人:“十五奎巷为何得名?”老人却表示不知。这给潘守卫带来很大的触动——“这里的每一条路、每一口井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我想把这些故事整理成册,让更多人知道二十三坊巷的文化故事。”

“改造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而非单纯的物理空间改善。”因此,在二十三坊巷的提升项目中,潘守卫建议为每条巷“立志”,记录每条巷子的历史变迁、人文故事和特色风貌。他埋头查阅《武林坊巷志》《南宋临安志》等史料,厘清每条巷子的前世今生,同办公室的同事调侃道:“他案头的书籍叠起来比他还高”。

在典籍的印证下,去年7月初,潘守卫编写的一份25000字的史料整理稿“新鲜出炉”。每一条坊巷里都藏着一段故事——察院前巷曾是南宋左右丞相府所在地;白马巷流传着“泥马渡康王”的神话;紫阳山的“泼水观音”泉池终年不涸,传说大旱之年依然泉水清冽……为了让这些历史故事被更多人知晓,潘守卫为每条巷子提炼了独特的文化元素,并定制专属文化符号。

例如,因清代杭州文人吴敬湘诗句“晓霞举处已轩轩,不厌登临笑语喧。楼阁矗天山拥寺,百年香火达晨昏”而得名的晓霞弄,如今正作为二十三坊巷文化提升的样板和先期试点。潘守卫取“晓霞”之意,选用“云头如意纹”作为主题元素设计LOGO,并嵌入到坊巷的各个角落。

在社交媒体上,晓霞弄往望仙阁路上的一个坡地是网红机位,镜头中浓郁的市井气息衬托着古雅的塔楼。为了进一步凸显这片区域的文化底蕴,十五奎巷社区邀请辖区居民在远眺的大白墙上写上了吴敬湘的诗句,并计划在这个坡地放置一块“晓霞回望”的碑文。未来,当游客漫步在这条坡地上,不仅能感受到市井生活的烟火气,还能通过碑文、诗句和景观设计,触摸到这片街区的历史脉搏。

细节雕琢 找好烟火气和文化味的平衡点

十五奎巷的培红幼儿园景墙,化身为“四景山水图”;晓霞弄2号西侧的水井,摇身一变成了“清漪”景观……眼下,二十三坊巷的每一条街巷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然而伴随改造而来的,又面临如何在环境整治与百姓生活便利之间找到平衡的难题。

二十三坊巷既是文保、历保集中的区域,也是充满烟火气的居民生活区。这里常住居民约1万人,沿街商铺多达480多家,业态丰富多样。潘守卫认为,改造要找好烟火气和文化味的平衡点。

在晓霞弄,一个小小的晾衣架成了改造的亮点。为了满足居民晾晒需求的同时又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潘守卫与街道及施工团队负责人反复商讨,最终将晾衣架设计成带有云头纹的样式,不仅美观大方,还与巷弄的传统韵味相得益彰。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改造是路中央的天然气铁桩子。原本黑乎乎的铁桩子矗立在巷弄中央,显得格格不入。潘守卫灵机一动,将其改造成“日出山中”的山水景观标志。这一巧妙的设计不仅化解了突兀感,还为小巷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旧改过程中,社区、街道及上城区文商旅集团紧密合作,推动文商旅居融合提升。眼下在城隍牌楼巷和中河南路的交叉口,一座用彩布花灯装饰的木杆阁楼“欢门”成为热门打卡点。“宋代酒楼门前常搭建高大的彩楼欢门,远远望去就能看出这是一家高档酒楼,起到广告牌的作用。”潘守卫介绍,他们以此为灵感,设计了这座欢楼,既还原了历史风貌,又为街区增添了文化气息。

“以往的旧改项目往往只注重硬件修缮,文化元素较为欠缺。这次有了文化特派员的助力,改造不仅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还让大家能够深入了解历史故事。”紫阳街道相关负责人感慨道,文化的加持让改造更有温度。

潘守卫则计划在项目收官时,留下一本书和一张图:一本书记录二十三坊巷的历史与故事,一张图则是旅游地图,引导游客深度探索这片充满烟火气与文化韵味的街区。他希望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街区,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李婷婷 上城微融圈 王恒泽 张玉瑛 编辑:程慧雨
杭州这些房源可拎包入住 抓紧申请 好消息!杭州公积金办理,更方便了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4]1106-049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