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媒体联动
 
“好房子”标准来了 层高、空间、配套都有新变化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03月17日 14:39:39 星期一

“好房子”应该怎么建?小区人车分流、层高不低于3米、楼板厚度增加、全龄友好型活动场地……这些今后都将成为杭州品质住宅的“标配”。日前,市建委正式发布了《杭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重新定义“好房子”的标准。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当前,人民群众的‘住房观’正在从‘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对具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属性的品质住宅需求日益增长。我们在此前发布的《杭州市进一步开展住宅品质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配套设计《导则》,通过精细化的标准来进一步提升住宅品质。”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导则》将于4月1日起施行。

“好房子”住得“放心”

分户墙厚度增至240毫米 楼板厚度增至120毫米

“立屋要有好梁柱”,房子的质量和安全是提升居住品质的前提,此次发布的《导则》画下了多条“硬杠杠”。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郭纪鸿是《导则》的主要编制专家之一。他表示,老百姓最关心的噪声问题在今后可以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导则》明确,住宅分户墙基层墙体厚度不应小于 240毫米,阳台以外部分的现浇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20毫米;与卧室相邻的卫生间的排水立管不应贴邻与卧室共用的墙体。

“一般而言,每增加一定的厚度和重量,隔音量会有所提升。”郭纪鸿介绍,以前墙体厚度的标准是200毫米,楼板厚度的标准是100毫米,“现在增加厚度后,能够提升隔音效果,满足日常生活中的隔音需求,同时房子也能更坚固。”

安全性,是“好房子”的核心要素。除了坚固的墙体、稳定的地基这些硬件基础外,无障碍设施、安全防护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一老一小”群体,房屋设计需提供特别的安全保护,如安装防护栏杆、防滑地板等。

“人车分流是必须的,我们提出要考虑出租、搬家、快递、急救、垃圾清运等不同车辆的动线,减少对小区的干扰,保障老人和儿童活动的安全性。”郭纪鸿说,“我们还对担架电梯做了规定。担架电梯是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紧急情况下可以用于运送病人或伤者,以前12层以上才要求设置担架电梯其实是不够便利的,因此我们要求设置公共电梯的住宅,每居住单元至少设置1部担架电梯。”

更多细微之处的安全性也被考虑在内。例如,住宅单元、架空层出入口要设置雨篷等防坠落安全防护措施,雨篷挑出长度不小于1.5米;适老化卧室应设置高低位报警按钮;住宅户内厨房应设置燃气泄漏探测器;还对室内地面、室外活动场所地面、预留适老化改造条件的卫生间地面等的防滑等级做了不同程度的要求。

“好生活”过得“舒心”

室内预留适老化改造空间 室外布置多样化活动空间

建设“好房子”,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的居住体验。“细节问题往往决定着居住体验,也就是说要更好的‘归家的感受’。”郭纪鸿说。

杭州贝壳研究院院长上官剑也表示:“目前,房子金融属性有所退化,居住属性更加重要。交通便利性、教育资源以及产品品质成为客户买房最关注的3个点。老百姓期待的是既住得安心放心,又方便智能的房子。”

居住体验如何更舒适?层高是很关键的因素。《导则》明确,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米,户型建筑面积不小于160平方米且设有地暖、管道式新风或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15米(不含涉及特殊高度管控要求的建筑)。

“如今,中央空调、新风、地暖逐步普及,加上中国居民平均身高持续增长,大部分成年人伸出手臂都能达到两米多,离房顶也没多少空间了。房子‘长高’了,人在房间内的感觉会更加开阔,而且层高提高后,采光面增加,房间的采光效果也更佳。”上官剑表示,另外,杭州调整了建筑面积和容积率的计算方式,鼓励做大阳台,老百姓居住的舒适感将大大增强。

关于空间的探索,不仅仅是层高,还有更多“一老一小”的场景。

未来品质住宅的架空层要在4米以上,且不能作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使用,这也为设置居民活动场地、邻里交往空间和幼儿游乐设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导则》还要求,每套住宅至少应设置一间具备适老化改造条件的卧室,该卧室的门开启后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9米。“老年人使用卫生间会不方便,因此还需要在邻近这间卧室的卫生间预留安装安全抓杆的空间。”郭纪鸿介绍。

“好服务”更加“贴心”

引入先进智慧管理系统 配备专业优质物业服务

住上“好房子”,享受“好服务”,过上“好日子”,是老百姓的期盼。

在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十院副院长孟艺看来,“好房子”除了房子本身的质量、安全、低碳环保以及公服配套设施外,还包含可持续运营和长效管理,也就是要有“好服务”。

“好服务”如何实现?智慧化的“好房子”将为百姓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导则》要求,住宅小区应通过设置智慧安防、智慧管家、智慧停车等智慧管理系统,打造智慧社区。

这种智慧化也体现在细节方面。例如,小区高层建筑设置高空抛物视频监控设施,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充换区设置具有热成像感温火灾探测功能的摄像机,公共电梯采用防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的监控智能分析措施等。

“通过人脸门禁直接进小区,房屋漏水或烟雾燃气浓度异常时会自动报警,甚至只需要一句语音指令,窗帘、灯具、空调等设备便自动开启……我们调研发现,购房者对智慧化房子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在设计房子时会尽可能把一些‘智慧元素’考虑进去。”某知名房企相关负责人刘女士表示,在“好房子”标准中增加智慧化内容,对于行业发展来说也是好趋势。

物业服务好不好,后续维护到不到位,也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

“‘好房子’应该在交付‘前—中—后’全周期打造品质闭环,提升长期居住体验。”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因此,《导则》也进一步引导对交付环节和物业运维的管理。例如,设计单位应配合建设单位编制住宅产品使用手册,指导居住者正确使用房屋;应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智能监测,可实时监测电梯上行下行、开门关门、设备故障等状态并实时报警和信息推送等。

老百姓对“好房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好房子”的内涵也会持续深化。未来,杭州市有关部门还将配套出台更多的政策保障措施,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昭奕 通讯员 杭建宣 制图 田兰芳 编辑:程慧雨
杭州下沙至海宁长安市域铁路工程项目有新进展 杭州一批交通工程迎来新进展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4]1106-049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