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媒体联动
 
杭州全面推出春假“免费托管”服务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04月29日 14:24:09 星期二

4月28日—30日,杭州市主城区以及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的中小学,正式开启春假。这两天,杭州火车东站、萧山国际机场的“含娃量”很高,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错峰出行。

今年以来,“春秋假”成了一个热点话题。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事实上,早在2004年,杭州于全国率先开启了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探索,二十年来延续至今。这段时间,“杭州春假”也吸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央媒体的关注,坚持长期主义导向的“杭州经验”引全国热议。

是减负也是鼓励孩子在行走中成长

“终于享受到春假了!”徐女士是杭州人,学生时代没有春假,今年女儿读一年级,她首次体验到放春假的滋味。“我‘五一’假期还要值班,刚好可以趁着春假带女儿错峰出游,不仅人少,订酒店还便宜,太划算了。”

徐女士将此次出行目的地定为扬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外公是扬州人,小时候经常听他讲扬州的故事,但我从没去过。”在徐女士看来,这不只是一次迟来的回乡之旅,也是和孩子一起经历的文化之旅。“扬州有很多人文古迹,女儿都提前做了功课。一路上她一直在念叨李白的名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徐女士说,女儿书包里还特意带了一本日记本,可以记录她看到的点滴。“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行走也是成长的另一种课堂。”徐女士笑着说。

“推出‘春秋假’这一制度,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其次是让学生在漫长的学期中能有一个休息调整的时间,更多的还是希望孩子们走出课堂,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春假托管体验项目好玩又有料

目前,“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怎样解决“学生放假,家长上班没有时间照看”的实际困难,杭州也在不断探索。今年首次全面推进春假免费托管服务,不仅“管牢”,还要“管好”。

上城区设了5个托管点。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承担了100多名学生的春假托管。春假期间,家长可以自由选择来的日期。副校长吴敏介绍,学校的托管主题是运动,专门配备了30名老师来参与管理,像击剑、羽毛球等特色运动项目的教练也自发参与进来。“学生们很喜欢这些项目,一个孩子说,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过击剑,这次终于体验到了。”吴敏说,学校还准备了翻花绳、踢毽子等传统游戏,总有一个是孩子感兴趣的。

拱墅区有近200名学生参与托管。长阳小学充分利用校内织造馆的优势,带领学生开启了一场传统非遗纺织之旅。织造馆内,孩子们的巧手忙碌不停:放线、翻绷、穿梭、挑花……土布渐渐成形。孩子们充分感受了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无论是在外出行,还是在校参与托管,我们都希望让学生能够在春秋假里学到更多知识,得到更多实践机会,促进学生更全面发展。”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厚明 章翌 编辑:程慧雨
杭州道路客运转型蹚出新路 城际站点巴士守护民生温度 驶向城乡共富 坐游船去湖州 杭湖游线5月正式运营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4]1106-049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