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来了 清凉一夏 |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07月03日 15:07:19 星期四 |
![]() 为环卫工人撑起“绿荫” 记者昨天从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自6月底起,杭州环卫工人已切换进入“避高温”的作业模式:日最高气温35℃以上时,部分时段采取换班、轮休等作业方式错时错峰作业;日最高气温37℃以上时,部分时段露天场所暂停纯人工作业;日最高气温40℃以上时,白天暂停户外纯人工作业。此外,6月至9月间,为每位环卫工人发放300元/月高温津贴,各级环卫部门专项督查津贴发放情况。 “相比以往,今年我们路段上多了一个助手。”西湖区环卫工人廖双芹介绍,她口中的“助手”是上个月投入使用的无人清扫环卫车,这辆智能设备能根据预设路线自主完成普扫作业,贴边清扫、冲洗、吸尘等功能一应俱全。据了解,该车依托集成算法与车载摄像头感知系统,可在0.5秒内精准识别定位路面的零星垃圾并完成高效清扫。“错时错峰时段,一个人配合一台车就能清扫保洁整条路。”廖双芹说。 除了无人驾驶清扫车外,各路段还增加机械作业替代人工。道路清扫以高压冲洗车、扫路车等环卫专业车辆机械化作业为主,减少环卫工人在路面暴露的时间。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制度与装备构筑的“清凉”屏障之外,饱含关爱的“清凉补给”也为环卫工人撑起一片“绿荫”。全市263座城管驿站已成为环卫工人酷暑中不可或缺的“清凉港湾”,提供空调纳凉、免费茶水与休憩座椅。另外,临街的银行网点、便利店、连锁药店等社会企业主动敞开大门,欢迎“城市美容师”进门歇脚、吹空调、补充饮水。多家社会企业向环卫工人提供饮用水、健康检查、公益理发等关怀,各环卫企业向工人发放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急救药品。 高温时段免费停车 记者 任彦 通讯员 曹莉 夏日炎炎,杭州已开启“炙烤”模式。记者昨天从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为做好道路停车巡管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杭州市停车巡管员开始避高温错时上班。 根据《关于做好道路停车巡管人员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的(以杭州气象部门发布为准),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12:00—16:00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另外,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在道路停车巡管员避高温的时段,道路停车暂停收费。”相关负责人介绍。 无人值守时段,车主可进入“浙里办”—“杭州停车”—“道路停车缴费”输入车牌或通过扫描停车小票和收费公示牌上的二维码进行缴费。 如未及时缴费,也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补缴:进入“浙里办”App—“杭州停车”—“道路停车补缴”输入车牌号查询并补缴,或“杭州市民卡”App—“便捷泊车”—“路面停车补缴”中进行查询并补缴。 城管部门建议车主开通“先离场后付费”功能,享受一次绑定全城通停的便捷体验。市民在停车时注意文明停车、规范停车,自觉遵守停车秩序。 夏日“护心”千万小心 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蔡梦阳 沈媛 “高温、高湿、低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推手’,近一个月来,我们已接诊了20多名心梗患者。”随着梅雨季落幕,杭城开启高温模式,浙大二院临平院区心内科主任医师於华敏明显感觉到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了。 老王是一名跑步爱好者,昨天傍晚,他像往常一样开启户外运动。没想到离家还有一公里时,他突感胸闷不适,咬牙坚持到终点后直挺挺倒地,被路人发现并送入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科,确诊为急性心梗。无独有偶,同样出现不适的还有蔡大叔。前两天他感觉胸口堵得慌,到医院一查,发现心脏冠状动脉已完全闭塞。万幸两人就医及时,经过急诊手术,闭塞的血管被成功“打通”。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高温天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於华敏科普,此时皮肤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心脏的供血相对减少,加上出汗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此外天气炎热,人的情绪也容易烦躁,睡眠质量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梗等心血管急症。 炎炎夏日如何“护心”? 浙大二院临平院区党委书记、院长袁红建议,“三高”患者应每日测量血压,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同时要严格按医嘱规律服药,避免擅自增减药量。日常要注意少量多次饮用温水,不吃冷饮、不喝冰水,以免刺激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运动建议在早晨或傍晚凉爽时进行,最好选择散步、打太极等温和的方式。要注意室内空调温度不宜太低,一般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同时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出现胸口压迫性疼痛,痛感延伸至左肩、下颌等位置且无法缓解,或是莫名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头痛伴恶心,可能是心力衰竭、心梗、脑梗发生的“信号”,要立即就医,不可拖延。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 |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任彦 通讯员 丁佳意 李晨露 编辑:程慧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