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内办结跨省业务!北上广深杭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在杭实现常态化运行 |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09月12日 10:11:29 星期五 |
“原以为得专程飞北京,来回折腾好几天,没想到在富阳的办事窗口坐了1小时,两笔抵押注销业务全搞定了!” 拿着刚打印好的办结凭证,杭州永通小微贷款有限公司的徐先生难掩惊喜。无独有偶,在临平区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无法亲赴上海办事的沈先生也顺利在临平窗口完成了房产抵押变更手续,“不用跑外地,在家门口就把跨省事办了,现在政务服务真是越来越贴心!” 近日,杭州富阳、临平两区先后诞生北上广深杭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首单业务。从企业的“省心”到普通市民的“暖心”,这一声声真切感叹,标志着这场打破地域壁垒的政务服务变革,已从“上线启动”稳稳迈入“常态化运行”新阶段,为千万流动人口筑起了一条异地办事的 “便捷通道”。 富阳首单 15分钟远程审核,1小时办结北京业务 继主城市民之家登记窗口成功办理五城“跨省通办”首笔业务之后,这场便民改革的杭州西部区县(市)“首秀”,定格于富阳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的“跨省通办”专窗。此前,徐先生还在为两笔北京的抵押注销业务犯愁——按照以往流程,他得带着一堆材料飞赴北京,排队、提交、等待审核,来回至少要耗上三四天,人力、时间成本加起来可不小。“得知‘跨省通办’上线的消息,我第一时间就赶来了。” 在专窗,工作人员熟练地启用“北上杭广深通办系统”,屏幕另一端很快接通了北京海淀区不动产登记部门的工作人员。随着申请资料一键上传,两地审核环节无缝衔接,没有一丝卡顿。“资料没问题!”15分钟后,北京传来的反馈让徐先生松了口气。短短1小时后,系统提示“业务办结”,徐先生拿着凭证反复确认“以前办跨省业务是‘跑断腿’,现在是‘零跑腿’,真是太方便了!” 工作人员笑着解释,“跨省通办”的核心就是用数据流转替代群众奔波,“不用再让企业和群众在两地之间来回跑,让政务服务既‘快’又‘暖’。” 临平接力 20分钟受理上海业务,企业成本大减负 富阳的首单刚落下帷幕,8月中旬,临平区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就迎来了跨城办事的“新体验”。因工作繁忙无法赴上海的沈先生,在工行临平支行客户经理的陪同下,走进了“跨省通办”专窗,想要办理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房产的抵押变更业务。 “您先进行远程身份核验,资料我们来代收。”工作人员一边引导沈先生操作,一边仔细核对材料。依托远程虚拟窗口,两地工作人员实时沟通,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全部受理手续。看着受理凭证,工行临平支行的经办人忍不住感慨:“以前办这类跨省抵押业务,得安排人陪着客户去上海,来回至少2个工作日,交通费、食宿费都是不小的开支。现在在本地窗口就能办结,不仅帮客户省了钱,也给我们‘减了负’!” 临平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业务顺利落地,他们在客户办理前已和上海闵行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提前做好了沟通对接,“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确认,就是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办跨省事’的便利。” 五城联动 年服务千万流动人口,打造“可复制样本” 从富阳对接北京,到临平联动上海,杭州两区的首单实践,正是北上广深杭五城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在杭步入常态化运行的生动缩影。 据悉,五大城市常住人口超9000万,每年流动人口更是突破千万人次,异地购房、共有关系变更等不动产登记需求十分旺盛。 此次五城协同,创新构建了“异地帮办、全程网办”与“异地代收、属地办理”双轨并行机制,能根据申请人需求“量身定制”办事路径。申请人不用再异地奔波,只需完成远程身份核验,由所在地登记机构录入信息,属地机构核查确认,再加上邮寄资料送达,就能轻松打通异地办事“最后一公里”。 “这不仅是办事时间从‘天’到‘小时’‘分钟’的锐减,更是政务服务理念的迭代升级。”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上广深杭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的落地,是政务协同创新的重要成果,从机制构建到首单实践,不仅打破了地域壁垒,更重塑了异地办事流程,为全国不动产登记乃至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五城样本”。 接下来,随着常态化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杭州将持续深化与北上广深的政务协同,进一步拓展通办业务范围、优化办事流程,让更多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数字化政务服务带来的红利,为我国城市群政务服务协同发展注入强劲的 “杭州动力”。 |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刘园园 通讯员 林和静 林倩 编辑:程慧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