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新闻发布>最新发布
 
杭网议事厅·智汇阳台丨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06月30日 11:29:29 星期一

近年来,杭州全力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让文化服务“触手可及”,幸福生活“一键加速”。这些绽放的文化空间,涵盖书香墨韵、创意工坊、非遗体验等,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沉浸式享受“诗与远方”。

聚焦基层文化空间主题,6月27日下午,“杭网议事厅·智汇阳台”第八期协商活动在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举行,邀请市文旅局、杭州图书馆、市文化馆、滨江区白马湖党群服务中心相关代表,市政协委员及市民代表等,展开深入探讨。

配图1

基层文化设施覆盖率较高,市民还有更多期待

前期,杭网议事厅针对基层文化空间展开网络问卷调查,共计450余名网友参与。除了线上调查,杭网议事厅记者也同步进行了线下的采访调研。

调查显示杭州基层文化设施的覆盖率较高,83.9%的受访者表示家门口有提供休闲、娱乐、学习的文化空间。活动参与方面,艺术展览与欣赏类活动最受欢迎,占比45.2%;手工艺制作活动次之,占比35.5%。超半数受访者认为这些空间提供了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多样化活动,体现了较好的包容性。

配图2

45.2%的受访者通过社区微信群获取活动信息,说明社区线上平台是主要的宣传渠道。超半数受访者认为活动频率适中(每月都有活动),且大部分活动免费且质量高。居民对活动质量的评价较为积极,认为活动内容精彩。受访者希望通过参与活动掌握技能、提升自我、结交朋友和放松心情,显示出多元化的需求。

配图3

关于基层文化空间的开放时间和场地安排的合理性,受访者的意见分布较为平均,反映出不同文化空间在时间设置、场地大小和设施维护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仍有改进空间。

配图4

对于基层文化空间,受访者也表示了更多的期待:44.7%的受访者指出文化空间的数字化资源不足,如缺少电子书、音视频等,希望增加更多的数字化资源。也有部分受访者建议优化开放时间,并进一步提升活动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如增加科技创新体验和非遗手工制作类活动等。

全城书香,杭州构建全民文化服务新生态

杭州通过升级文化空间、完善服务体系、创新非遗传承等为抓手,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服务新格局。

作为城市书房的升级版,杭州书房以“面积超200㎡、藏书3000册以上、服务时长48小时/周、经营性空间占比约30%”为标准,在景区、园区、社区多点布局。目前杭州市内城市书房与杭州书房总数达418家,其中杭州书房有137家,通过整合各种资源优势,采取社会化灵活主体运营,有宋韵、音乐、艺术、康健、旗袍、茶文化、财经等各种主题书房。

市文旅局公共服务处处长任英姿谈及,“非普惠型文化服务可能存在收费情况,但政府会处理好收费与不收费之间的关系,提供优质的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确保共同富裕成果惠及全民。”

配图5

杭州市公共图书馆形成以市级图书馆为中心馆,区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图书馆为分馆,村(社区)图书室为亚分馆的“中心馆-总分馆”四级服务体系,实现1个中心馆、13个总馆、191个分馆、3012个亚分馆的城乡全覆盖。在此基础上,通过共建主题图书馆69家、杭州邻里阅读空间186家,打造“小而精”的新型阅读空间。

杭州图书馆副馆长丁晓芳介绍,“截至2024年,全市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达20.48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162.19平方米;文献总藏量达2447.04万册,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1.96册。”

配图6

市文化馆副馆长陈昊介绍,“市文化馆通过发挥集群效应,以品牌打造与跨界覆盖的形式丰富服务内容。”市文化馆以“潮生活益课堂”为品牌,上半年开设1467门免费课程,培训2.26万人次,课程曝光量突破875万。同时,通过“非遗+X”模式,打造大师工作室、推进非遗进校园,将十所中小学设为民间传说故事基地,每年举办赛事与讲座,助力非遗融入青少年美育。市文化馆以“跨界融合”激活传统,让非遗从“活态保护”走向“活态传承”。

配图7

“定位清晰+多元共治” 基层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路径

嘻番图书馆位于滨江区白马湖党群服务中心内,与中国动漫博物馆为邻,以“图书+动漫+文旅”为特色。白马湖党群服务中心运营负责人何新亮表示,“嘻番里源于二次元‘喜欢你’谐音,空间以接地气氛围吸引年轻群体,每年举办超百场免费活动。”

配图8

在运营上,他坦言面临两大难题:经费有限制约活动规模,复合功能空间需优化融合。为破解这两项难题,未来计划以小哥驿站揭牌、网络作家灵感驿站搭建为契机,通过“哈逗Huddle系列”活动链接社区资源,从二次元圈层向全民服务延伸,探索文化空间发展新路径。

市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袁瑾认为,公共文化空间需明确亮点,关键是目标人群定位。人群画像越清晰,空间特色越鲜明,服务才能“日常化、可持续”。

配图9

她表示:“在多阵地融合背景下,文化内容供给是公共文化空间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在有限资金甚至无资金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供给,值得深入探讨。我们期望在服务过程中,被服务者能够成为空间的主人,实现换位或转化。”

如何让文化空间实现可持续运营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难题。市政协委员、拱墅区半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晔建议,“通过合伙人机制,以空间换取服务,降低运维成本。”

配图10

为实现精准服务,需精准分析定位客户群。通过不同时段、不同设施以及文化服务内容的植入,吸引不同人群。她认为,“公共空间服务不一定完全免费,居民可通过支付合理费用享受相应服务。在具体实践中,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可根据小区居民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特点进行功能定位和内容设置。”

市政协委员、杭州茶余饭后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建国建议增加“小而美”的文化活动。在他看来,杭州并不缺乏文化空间,真正欠缺的是优质内容和高效运营。

配图11

“文化空间应涵盖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设施,以及市民群众日常服务,同时要关注年轻人需求,结合当地特色和产业基础,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间。”他表示,文化类项目的发展需循序渐进,政府在推动过程中,应注重发掘当地年轻人和企业力量,促进相互扶持与合作。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林海燕 实习生 唐源 周雪亭 潘婉婷 宋昊轩 编辑:程慧雨
杭州公交“赏荷巴士”今日启程 奔赴西湖夏日之约 考生家长注意!杭州萧山富阳今晚可查询中考成绩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4]1106-049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6月27日下午,“杭网议事厅·智汇阳台”第八期协商活动在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举行,邀请市文旅局、杭州图书馆、市文化馆、滨江区白马湖党群服务中心相关代表,市政协委员及市民代表等,展开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