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新闻发布>最新发布
 
预计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杭州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隧道全线贯通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10月11日 16:33:51 星期六

10月10日,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之浦路—复兴路)隧道已于近日全线贯通。

作为浙江省“千项万亿”项目之一——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之浦路—复兴路)隧道项目西起梅灵南路,东至复兴路,全长约6.3公里,紧邻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以及之江大学旧址、六和塔、钱塘江大桥、白塔、中河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项目所属的之江路工程隧道全长约5.6公里,地质条件复杂,主线盾构需穿越多种软硬不均的地层。

面对极高的文物保护要求与复杂地质条件,市建委(市城基中心)组织参建各方克难攻坚,确保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及民生保障等同步推进。

“硬岩地层中的中风化石英砂岩石英含量高,堪比磨刀石,强度更是普通混凝土的3倍多,对盾构刀具磨损极大,盾构穿越面临很大挑战。”项目建设单位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介绍,为确保盾构顺利穿越及文物安全,项目团队联合科研院所开展地质科研,针对盾构穿越各种地层“量体裁衣”,制定了文物安全监测与盾构掘进实时联动等一系列缜密管理。

项目施工过程中首个顺利穿越的国家级文保建筑是白塔。其中,南线隧道与白塔最小水平距离仅为24米。

白塔建于五代吴越时期,文保要求高,而盾构穿越段地层为全断面中风化石英砂岩,施工振动容易造成白塔破坏。

项目团队通过制定匀速通过和专项监测方案,严控盾构掘进参数。最终,盾构机驶离白塔保护区后,经过专门评估,白塔塔身结构无异常变化。

而项目全程穿越钱塘江大桥、六和塔、之江大学旧址这三处关键节点,对变形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项目团队通过预先加固、科研模拟、科学施工、实时监测等手段严控变形,确保钱塘江大桥、六和塔、之江大学旧址安全。

此外,主线隧道在之江路上设置1对匝道,匝道盾构隧道需连续穿越之江路、复兴路、地铁四号线等重要交通线路,涉及了抗咸渠、中河、排洪渠、西湖引水管等民生基础设施,穿越区地层以粉土、粉砂为主。在该地层中,超浅覆土盾构隧道施工容易产生上浮风险。

项目团队通过研究制定了超浅覆土大直径盾构隧道抗浮设计与盾构施工控制技术方案,并采取“3小时加密监测+24小时人工巡查+建立信息联动平台”的方式,实现低影响、微扰动施工,确保地铁四号线正常运营,中河驳岸不受影响。

最终,在各方努力下,今年6月18日,主线两条盾构隧道顺利实现全部贯通。到如今,随着匝道盾构顺利接收,之江路项目隧道实现全线贯通。

作为连接钱塘江与西湖景区的重要纽带,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的建成,对优化之江路沿线交通组织,提升杭州城市基础设施能级、打造沿江立体交通路网和水网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项目已全面进入隧道内附属结构、自来水管埋设、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等施工阶段,确保隧道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方建飞 通讯员 杭建宣 编辑:程慧雨
加密往返杭州-千岛湖车次 10月11日起铁路杭州站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4]1106-049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