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追“新”|“忠犬”的使命:我替你去危险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4-05-08 17:20:40

不用铲屎、不用洗澡、不会掉毛,还能帮主人扔垃圾、拿快递,这样的“梦中情狗”你想拥有吗?

在杭州西湖区三墩镇,坐落着一家非同寻常的“宠物店”——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深处”),这里有数只机器狗组成的“机械汪汪队”,它们奔走、跳跃、舞蹈,个头不大却孕育着强大的能量,也让人们看到了智能机器人未来走进千家万户的“火种”。

image.png

“云深处”启航:机器人梦想照进现实

“云深处”的诞生,缘于云深处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秋国自年少时就对机器人的执着热爱。从本科到博士,朱秋国一直在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进行学习和探索。

“早些年,国外腿足机器人已在迅猛发展,我希望在中国也有这样一家能够专注打造出高动态平衡能力的机器人的公司!”朱秋国说道。“一念起,万物生”,在拥有超过10年的足式机器人领域研发背景之后,2017年朱秋国组建团队,瞄准四足机器人赛道,开始创业生涯。

“云深处”就这样在杭州落地生花。而这个稍显文艺的公司名称,则凝练着创始人对企业发展的期许——“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蜿蜒倾斜的山路不容易攀登,一如前沿科技探索道路充满曲折与挑战,但寒山顶的云雾中有人家,说明路是人走出来的。”朱秋国诠释道。

不仅公司名称具有中国式美学,“云深处”的产品也将这种审美一以贯之。在为团队的四足机器人命名时,团队决定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坐骑“绝影”命名。

“绝影不仅源自我国四大名著,更有一骑绝尘难以超越的意思,我们希望这个品牌可以从中国通向世界。”

image.png

绝影科技狗:科技忠犬 勇闯险境

加速奔跑、转弯过坎、被推倒再爬起、上下楼梯、舞步整齐划一在各大科技类展会上,“绝影”的表演往往是最吸引公众眼球的“黑科技”。但是除了展示和陪伴,机器狗还有别的作用吗?人类真的需要机器狗吗?

“需要让它代替人,首先去到危险的地方。”钱晓宇一语中的。

85后科技产品发烧友钱晓宇,首次面对满地的“机械汪汪队”,瞬间被俘虏,带着兴趣和热爱,2021年他以市场品牌经理入职“云深处”,他的职业愿景是让四足机器人被更多人知晓,并将它的优势扩散到更大的市场。

“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双足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的平衡性和负载能力会更好,它能够轻松通过楼梯、草地、碎石地这样的复杂场景,这对传统轮式机器人的巡检作业是非常关键的补充。”钱晓宇说,“在常规演示动作之外,我们的初衷是把精力投入到更多真实场景需求的开发中,比如电力巡检、消防救援、冶金与化工、教育科研等领域,我们要求不只是展现运动能力,更要对周边地形进行精准感知,让它能代替人,首先去到危险的地方获取一手信息。”

如他所说,在更多我们看不见的领域,机器狗正在被广泛运用,让危险远离劳动者,或许是它存在的意义。

在建筑测绘行业中,工程人员常常需要在复杂地形中作业,任务不仅重复、沉闷,还可能遭遇恶劣天气,在肮脏与湿滑的环境中存在健康和安全风险,这时机器狗上场替代人力,可以提高[汪志鸿2]任务安全性、作业效率与施工质量。

在教育科研领域,绝影系列机器狗深入一流学府与科研机构,用于机器狗集群,参与人工智能等高层级科研项目,也能基于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进行多样训练与开发。

在去年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上,除了田径场上捡铁饼的“显眼包”,绝影Lite3在亚运村迎宾区舞蹈,绝影X20机器狗更是化身“地下守护者”默默保障着亚运村的供电安全。

据悉,彼时绝影X20机器狗实时数据接入了亚运村电力管廊智能监控系统,在地下8米深的地方全息感知廊内温湿度、有害气体和烟雾浓度等环境状况,实时监测护层环流、局部放电、运行温度等电缆运行指标。

“有了它们的帮助,运维人员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地下管廊的安全稳定运行得到保障。”

image.png

从实验室到世界舞台:云深处未来充满想象

让一颗种子生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必然需要一片肥沃的土壤,而西湖区正是这样的一块土壤。

之所以扎根西湖区,除了创始团队出自浙江大学之外,西湖区相关部门主动对接,送策上门,为企业提供合适的办公场地,减免房租,减轻资金压力,让机器狗有更合适的测试环境撒欢,创造更多推广机会等,这也是“云深处”发展根茎更加粗壮的原因。

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往往迅猛,2021年,工业级防水四足机器人绝影X20问世,填补国内空白;2023年,绝影X30将作业温度拓展至-20℃~55℃,成为全球首款极端环境作业机器人。

一串数字背后是“云深处”以技术迭代速度对抗全球竞争压力的缩影。

从2017年,几名浙大毕业生在不大的实验里调试着一台步态笨拙的四足机器人,到如今让全球人瞩目的“绝影”系列机器人。背后的“云深处”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初衷——“具身智能机器人将为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人类的梦想很远,做机器人的过程还很长。但是有这群人行在“云深处”,总有一天我们会距离想象中的“家”更近。

image.png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楼子璇/文 黄靖轩/视频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