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和70多岁的大妈聊天,还能越聊越带劲!”说这话的小江,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来到位于下城区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的“鲍大妈聊天室”坐一坐,如果一段时间不来,小江就会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 原来,住在灯芯巷社区的小江,高考失利后的几年时间里一直郁郁寡欢,窝居家中。聊天室开办后,鲍倩大妈屡次主动上门与他沟通,和他交朋友。当了解到小江有写诗特长时,鼓励他将自己所作的诗歌投稿给社区小报《灯芯社花》。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屡屡发表在小报上后,江某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信心,并逐渐走出了高考失利的阴影。现在江某已经由当初的厌世青年转变为热心青年,工作之余还成了“鲍大妈聊天室”的小助手。 现在的“鲍大妈聊天室”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成员有13个,包括儿童文学作家、高级法官、心理保健师、家庭婚姻指导师等各方人士。他们的平均年龄69岁,最大的87岁,这样的年纪,对年轻人有吸引力吗?聊天室提出“做青年朋友的五种人”,全力为青年服务:一是倾听宣泄,疏导心情,做一个耐心人;二是反映呼声,传递信息,做一个代言人,三是解疑释惑,助人为乐,做一个热心人;四是职业培训,技能辅导,做一个引路人;五是调查研究,为民服务,做一个有心人。虽然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但“鲍大妈聊天室”的几位成员,硬是以年轻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热情打动了无数的青少年。 “鲍大妈聊天室”的负责人鲍倩告诉记者,以前,聊天室围绕着老年人开办了一系列的活动并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但成员们想到,除了老人,青少年也是社区里比重较大的人群,应该把聊天室的活动和青少年的课外教育挂钩,让青少年教育更加生动活泼,聊天室这才自加压力,为自己加了一个新的服务项目——为青年提供志愿服务。 在服务模式上,“鲍大妈聊天室”也逐渐形成了“一室一课一屋”,即一个专项活动咨询室:每周二按未成年人教育、法律、养生保健、医药常识顺序各开放一次;一次和谐幸福大课堂:每月组织相关专家讲课,内容涉及生活品质、健康长寿、未成年子女教育、公共礼仪、法律知识等方面;一座社区文化屋:每半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组织优秀音乐影视欣赏,青少年才艺展示,青少年游戏实践活动,还专门辟出了一间儿童阅览室为青少年提供多样文化活动。 如今的“鲍大妈聊天室”已成为社区与青年沟通的一座桥梁;社区落实以民为本及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亲民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