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网议事厅>>热点热议>>改善大气环境 网络问政>>焦点一 委员建言>>

卓未龙:关于喷雾技术用于杭州市PM2.5治理的建议

2012年08月17日 18:17:55 星期五  杭州市政协

    去年11月份,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的PM2.5监测数据在北京和全国引发轩然大波,一时间,“PM2.5”从一个专业名词变成了街知巷闻的新闻热点。在老百姓关注PM2.5给生活健康带来影响的同时,各级政府也突然将其视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开始制定各种规划方案来治理PM2.5污染。《纽约时报》刊文评价说,这是一场“网络民意推动的治污行动”。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颗粒表面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

    作为世界级风景旅游城市的杭州,大气环境质量一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空气能见度低、雾霾天数多,其实主要是PM2.5所致。杭州市环境监测站的研究表明,杭州的能见度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80年代的10±5.3公里,下降到1990年代的9±5.5公里,再到2000-2006年的7±4.3公里。还有学者根据对1980-2005年间全国31个省会城市的大气消光系数(其值越高,大气能见度越差)研究表明,杭州的年均大气消光系数每10年的上升速度为68%,为全国最高,表明其大气能见度下降速度最快。最近,杭州市环境监测站公布了一组近6年PM2.5浓度的年均值,结果均远高于国家规定35毫克/立方米的标准(世卫组织WHO规定的标准仅为10毫克/立方米)。

    除了三面环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等自然因素之外,导致杭州PM2.5污染的主导因素包括工业污染、建筑道路扬尘、汽车尾气。随着政府对工业污染源的有效控制及退二进三政策的有序实施,工业污染对于杭州PM2.5污染贡献的比率大幅下降,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加上城市拥堵,使得建筑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成为杭州PM2.5的主要污染源。

    面对严峻的挑战,杭州提出“控增量、管存量、调能源、调产业、治尾气、增绿化、推联防、强科研”八大措施,推进PM2.5的攻坚战役。除杭州之外,在污染形势同样严峻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都出台了各类措施。总体而言,这些措施主要聚焦于工业污染控制、增加绿化、汽车尾气控制三方面,且比较宏观,缺乏必要的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工业污染而言,短时间内提升排放标准会使得众多小型企业难以承受,强制推行会导致区域性的经济问题;灰霾天主要发生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冬春季,此时植物的自净化能力很有限,增加绿化对于改善PM2.5污染效果不明显;对于汽车尾气污染,提升排放标准只能逐步淘汰旧汽车,这使得三至五年内汽车污染源的控制难以实现。

    由于减少污染源的方式成本较高,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而增加绿化等治理措施效果又不明显,考虑到PM2.5浓度较高的灰霾天主要集中于相对湿度较低的天气,雨后和潮湿的天气则大幅缓解,故对大气增湿成本低、效果好,而采用喷雾的方法是最为理想的方式。研究表明,通过喷雾措施,可以大量吸附尘埃和可溶性气体、固体,并可增加负氧离子来中和吸附PM2.5,且技术、设备成熟,上海世博会就利用了这一技术进行空气净化和降温。

    为了推动喷雾技术用于杭州市PM2.5治理工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1、深入开展课题调研,组织各方专家进行认证,探讨其在杭州实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2、在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工程实施试点方案。可结合现有PM2.5监测站点的设置,综合考虑车流量、建筑扬尘点等污染源情况,以及下垫面特征、气候影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地点、时间、频次等进行试点工作。

    3、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建设。除在现有朝晖五区、农大、卧龙桥等3个监测站点基础上扩大到7个常规监测站点以外,还应加强应用遥感卫星信息动态、全天候、全覆盖地实施PM2.5的反演监测工作,全面掌握杭州市PM2.5产生、分布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喷雾技术治理工程。

    4、在工程试点方案和监测网络建设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实施全市工程实施方案,推动PM2.5喷雾治理工程的全面实施。

作者: 编辑:徐洁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