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网议事厅>>热点热议>>改善大气环境 网络问政>>焦点三 调研成果>>

上城区政协:西昌、成都、贵阳生态文明建设考察报告

2012年08月24日 17:16:29 星期五  

    为开展今年我区重点调研课题,探索生态文明城区建设之路,5月24日至5月31日,区政协主席余勇带队赴四川西昌、成都锦江区、贵阳乌当区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进试点地区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地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三地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坚持生态立市(区)战略,统筹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构建现代生态田园城市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通过近年来的创建活动,三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表现优良。西昌市作为四川省政府确定的首批12个创建省级生态县市之一,自2008年启动生态市及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目前已达到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标准,其中6项基本条件、33项建设指标全面达标,在创建生态市的强力推动下,西昌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了365天;邛海水质优于国家地面水Ⅱ类水标准;市域地面水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水标准。贵阳市乌当区2010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9.36%,城市绿化率达36.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实现 9.75平方米。“十一五”期间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分别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环境空气指数小于100的天数比例﹥85%,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平均值分别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和4类区标准,水源水质及供水水质达标率100%。成都市锦江区2010年城乡绿化率达40.5%,绿化覆盖率达4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2平方米/人,生态型城区面貌初步显现。

    (二)以区域特色为基础的生态产业初步树立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丰收。西昌市着力构建安宁河谷、二半山区、高寨山区三大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带,成功创建国家级10万亩蔬菜、5万亩马铃薯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拥有省级挂牌生产基地4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6个、国家级绿色食品A级认证13个,全市主要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及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74.87%。“一乡一品”特色产业生态村达到30个。贵阳市乌当区“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及荒山造林达7万亩,天然林6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4个乡创建省级生态乡,2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新型生态工业打造取得新进展。西昌市科学规划成凉工业园区、经久工业园区、川渝工业园区发展格局,引进保定天威、水电八局、中治实久、晶康生物等一大批新能源、精密机械加工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增加值达50%以上。贵阳市乌当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设备,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现代制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新材料五大特色支柱产业,2010年总产值达86.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6.3%。

    生态旅游业功能作用明显提升。旅游业在三地逐渐成为支柱产业。2010年,西昌市旅游业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50亿元。贵阳市乌当区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5.59亿元,保利温泉、御温泉获国家旅游局4A和 3A级认证,成功培育“泉城五韵”旅游品牌,“温泉、体育、民俗、生态”旅游格局逐步显现,“黔中秘境•生态乌当”的品质、形象进一步强化。成都市锦江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五朵金花”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范例,领跑成都市生态观光业的发展。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三地不仅保护了优质的生态,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五年翻番、产业结构优化同步推进。西昌市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3亿元,四年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达19.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14.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0.3亿元,四年增长5倍,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示范城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05位、西部第9位、四川第3位,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四川省民族地区榜首。成都市锦江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亿元,比2005年增长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8亿元,比2005年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亿元,比2005年增长102%;世界500强境外企业投资累计达78家。先后荣获“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市、区)”、“中国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县(市、区)”、“中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区”、“中国金融生态区”等殊荣。贵阳市乌当区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99.89亿元,同比增长17.1 %,顺利实现比“十五”期末翻一番的规划目标,财政总收入突破十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

    (三)以地方元素融合为支撑的生态内涵不断拓展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不断发扬。西昌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全力打造富有西昌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依托古邛都和丝绸之路文化,建设建昌古城、建昌坊历史文化公园;依托彝族风情文化,建设生态火把广场、凉山民族风情生态园;依托山水文化,在邛海—泸山景区新建月色风情小镇、观海镇、月亮湾、小鱼村、观鸟岛湿地公园等自然与人文结合的生态景观。通过挖掘西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实现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提升城市生态文化内涵。

    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成都市锦江区按照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总体要求,紧紧把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实施以“三改”促“五化”,即通过“明晰农村产权、推进土地流转、完善基层治理”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农民居住社区化、农民收入多元化和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一体化”,形成了城市近郊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城乡收入比为1.58:1,远低于成都市城乡收入比,综合城镇化水平位居成都市五城区第一。

    二、三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经验

    三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为我区建设生态文明城区提供了有益经验。他们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有:

    (一)转变思路、创新理念,坚持生态战略不动摇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绿色崛起。三地党委、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都很好地体现了各自生态特色,将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作为稀缺要素和重要生产力,有力地引导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如西昌市确定了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战略目标;成都市确定了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战略目标;贵阳市乌当区则提出全面实施产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大战略,争取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融入国际化、实现现代化、体现人文化、突出生态化,努力把乌当建设成为经济全面繁荣、社会和谐文明、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美好、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区。实践证明,三地提出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方向是正确的、定位是科学的。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惠民度。三地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把握是准确的,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不排除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消极地保护自然,不能就生态论生态,而是要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态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三地始终把生态立市(区)和以人为本统一起来,把改善民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结合点,坚持用民生需求来“倒逼”生态文明建设,用民生改善的成果来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三地的实践说明,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发展。三地党委、政府充分认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统一的,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不走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较好地处理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努力找准科学发展与发挥生态优势的结合点,把握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培育生态经济增长点,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积极促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实践证明,三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围绕既定目标不放松

    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规划为龙头,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例如,西昌市编制“1+24”规划体系,即编制《西昌市生态建设规划》和24个创建乡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环境规划》,新修编《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西昌市新农村建设规划》、《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邛海流域环境保护规划》等,形成城乡统筹、全面覆盖的生态市建设规划体系。成都市锦江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按照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要求,以道路骨架、河道水系、单位、社区、楼宇为载体,全面加强城乡绿化美化建设,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质量,以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支撑,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全区生态文明水平。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建成园在城中的田园城市形态,全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中心城区处于领先水平,努力建成宜居创业生态区。贵阳市乌当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污染控制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促进生态、生产、生活全面协调,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既抓保护、又促发展,确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发展新格局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一是着眼于发展生态工业。围绕“在哪里发展工业”,突出工业集聚集约集群式发展。二是着眼于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菜篮子基地、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和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三是着眼于打造独具魅力的地区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挖掘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促进生态农业、工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注重实效改善生态环境。三地均把保护和建设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和发展之本。一是优化空间总体布局。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政策为契机,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域中小城市中心镇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村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和设施配套,促进生态人口转移,把发展空间让给生态。二是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做到地不乱占、树不乱砍、矿不乱采、水不乱截,实现青山长绿、碧水长流、生态永存。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建设。一是树立生态文明观,强化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市民、村民的生态意识教育,引导公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强化公众的环境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培育绿色消费模式,引导和规范生产消费行为。加强生态公益广告宣传,倡导科学、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二是着力构建独具魅力的区域文化风格。对辖区特有的文化元素加强研究和整合、开发、利用,促使文化资源优势优化重组,构建当地的特色文化。

    (四)创新制度、强化保障,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完善体制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三地创新举措,相继建立了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领导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了责任保障机制。实施生态文明创建“一把手”工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四套班子领导每人包片包乡、各级干部包点、部门包项目,将创建工作指标细化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三地均将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纳入目标考核。创建工作推进坚持“三不三看”:不听过程、不听原因、不听解释,只看效果、只看数据、只看发展。

    三是建立了行政问责体制。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行政效能监察,由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实行常态管理。对认识不到位、行动迟缓、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实行行政问责,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四、对我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启示

    通过本次对三地的考察调研,特对我区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突出政府主导,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难以简单地用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可以实现。甚至,在特定的阶段内,生态文明建设还会以牺牲发展速度为代价,企业和社会公众接受这一新的文明理念往往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这就决定了政府必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政府自身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理念为先”,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强化机制推动。通过制定各种激励与约束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要不断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干部考核制度,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情况、社会发展和节能环保情况、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高状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对干部的基本考察和政绩考核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与资源环境指标考核统一起来,把政府自身考核与人民群众满意度考核统一起来。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生态投入机制、教育培训体系。

    (二)不断创新举措,推进生态文明的载体建设

    要坚持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我区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坚持开发建设与保护环境并重的原则,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创生态环境新优势,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上城建设成为更加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旅游的生态文明城区。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的载体建设。如本次考察的成都市锦江区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坐落于成都市中心府南河畔,占地24000多平方米。取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建议在我区望江地区改造中,能建设一个和活水公园类似的环保主题公园,让市民亲眼目睹水由污变清的自然进程并为之骄傲。

    (三)着力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推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要靠全社会广泛参与,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积极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率先实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行动。要鼓励绿色消费,引导居民购买绿色环保产品,减少高能耗、高排放、过度包装、一次性用品等使用。要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积极推进低碳行动,鼓励开展家庭节水、节电活动,倡导生活用品循环利用,减少生活垃圾,推进居民生活方式向低碳模式转变。。

作者: 编辑:徐洁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