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不敢开车去浙一、浙二?“城市大脑”正努力让你告别“抢车位”!
发布时间:2020-07-21 16:30:30

因等候停车造成车辆大排长龙的场景,在各大医院屡见不鲜,尤其浙大一院和浙大二院周边。但最近有人发现,原先庆春路上入院通道的硬隔离已经被拆除,排队的车辆也少了很多,医院门口秩序井然。

这一变化,源于城市大脑上城平台·浙一浙二街区治理的场景应用。

化零为整,排出近3000个车位

浙大一院和浙大二院是杭州老城区规模最大、日门诊量最高的三甲综合医院,直线距离不超过200米,日门诊峰值达32529人次、日入院峰值87489人次。

这也给周边地区的停车带来很大压力——据测算,两家医院日机动车停车需求高达10887辆,在高峰时段有408辆车围绕两家医院排队等候,最长等候时间近4个半小时。

去年底开始,两家医院所在的辖区小营街道,尝试用“城市大脑”来破解停车难题。针对浙一浙二周边停车场库体量小、余量少且位置分散的现状,街道积极挖掘医院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小区、公共道路等泊位资源。

不是每个停车场都适合作为两大医院停车的承载点。“要看停车场与医院的距离、空位数量,是否对外开放,以及距离、收费标准等等,都是考量因素。”小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琪介绍,经过排摸,累计排摸出14个停车场和1个公共道路的泊位,共计2924个。

同时,通过场库导视系统设计最优停车轨迹6条,确保所有在库泊位统一调度、高效使用。这些排摸出的停车位将直观反映在医院附近的引导屏上。

两家医院周边共有38块停车引导牌。解放路和庆春路上,还分别有两处动态可变导视牌,实时推送由系统综合比选后的现时段最优选前五位场库的泊位信息。就医者只要“抬头”,立刻知道附近“哪里有泊位”。

前置分流,日均导流停车393辆

导视屏告诉你“哪里有泊位”,城市大脑上城平台还推出了优选推送功能,告诉你“最快停哪里。”

“浙江健康导航温馨提示,就诊当日较为拥堵,建议绿色出行,浙二解放路院区出行及停车指引请点击……”前期,小营街道专班对接省卫健委开放了预约挂号入口“浙里办”和“浙江健康导航”的数据端口,内置H5推送和引导功能。

“当市民网上预约挂号成功后,系统模型将根据医院周边场库达到路面的拥堵情况、场库空余泊位和步行折返距离等要素,在市民挂号和就诊当天,为他们推送实时比选最优的5个停车方案。”沈琪说,这是实现车辆前置分流,让市民来前就进行优先选择停车方案,有效减少主要道路的滞留车流。

据“上城平台·小营街道浙一浙二医院停车治理”的平台数据显示,自运行以来,浙大一院和浙大二院日均导流停车393辆,已消除高峰时段400余辆的车队长龙,所有时段实现“即停即走”。

通过对零散泊位的归集利用,15处场库平均泊位指数同比从2.14上升至2.66,其中增长最快的场库从0.99提升至2.83,上涨1.86倍。

截至目前,解放路、马市街、庆春路等已无拥堵现象,通畅度明显提升,浙一浙二合围区延误指数较此前峰值下降0.73,平均下降约0.42。

接下来,小营街道还将充分利用“城市大脑”强化浙一、浙二应用场景,利用场景反馈的海量数据强化分析反馈,打造人流车流实时感知、实时分析、实时引导的治理闭环,进一步优化浙一浙二周边交通运营体系。

城市大脑赋能,解决街边违停多难题

“以前每次开车回家,还没进小区,心里就嘀咕小区里有没有车位,有时候实在没地方停的时候,只能把车停在长浜路上,第二天早上一早再把车开走。”下班回小区抢车位,家住下城区东新街道万家星城小区三期的罗先生深有体会。

万家星城小区三期有车位1560个,缺口将近100个,小区里有这种小区“抢车位大战”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并且一到晚上,东文路、长浜路两侧泊满了停不进小区的车辆,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道路安全。

不过,这两天,罗先生的停车困扰解开了,每天18点以后,他可以安心把车停到小区边上的华盛达雷迪森地下停车场。

“虽然要多走几步路,但找车位的烦恼没有了,回家还比以前早了。”罗先生说,这是东新街道推出的“共享车位,错峰停车”项目解决了这个难题。

据了解,住在新天地周边小区的居民,办理停车套餐后,便可在当天的18:00至次日9:00时段,将车辆停入新天地商业区停车场内,项目推出十多天时间,陆陆续续有车主加入,以前经常泊在路边“过夜”车,也都停进了这个地下停车场,路边违停车辆少了很多,东文路、长浜路的交通明显通畅了。

“曾经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但其中涉及到许多复杂因素,不好协调。”东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汤灵峰介绍说。

“哪些车位可以拿来‘共享’,泊车高峰如何合理错开,哪些小区停车接近饱和,居民车辆如何引导等等,都要考虑。”而这次能让设想变成现实,则是因为基于对城市大脑大数据的深入分析运用,和对多方协同治理的不断探索。

东新街道作为下城区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示范区,去年9月,街道在新天地园区建设成立了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应用指挥中心,通过不断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挖掘数据应用潜能,陆续打造了便捷泊车、智慧电梯、食安慧眼、舒心就医等8个城市大脑应用场景。“共享车位,错峰停车”项目,是城市大脑数字赋能协同治理的又一新场景应用。

在项目筹备期间,应用指挥中心通过便捷泊车系统、交通流量系统统计分析了周边小区的停车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万家星城小区三期的停车负荷达已经超过停车容量,有近百辆车辆处于“无位可停”的状态。

另一边,通过对园区“泊车指数”分析发现,在华盛达雷迪森地下停车场和新天地活力PARK地下停车场的夜间车位空置率超过50%。

根据“数据把脉”结果,应用指挥中心在两个停车场内划出了“错峰”区域共600个“共享车位”。还通过“停车指数”、“泊车指数”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18点至次日9点这个最优错峰时段。虽然停车要多走几步路,但每月停车费相对原小区要便宜百元以上。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盘活了商业区夜间空闲车位资源,缓解小区“停车难”和道路‘违停多’两大治理难题,让周边居民、楼宇物业、管理部门三方都从中受益。” 东新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卉说。“我们建设了数字化基础设施,也采集了大量基础数据,未来要做的就是打通数据应用,用数据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城市大脑数字赋能协同治理水平。”

来源:读城杭州   作者:杭州日报记者 李婷婷 刘乃武   编辑:徐可
杭州城市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