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分中小学校确实存在着‘课间保持安静,不追逐打闹’规定。各中小学校之所以设置这些纪律规定,主要还是出于‘安全’考虑。学生在校园内出现安全事故教师要负责任,所以一些学校和教师由于害怕承担责任,就要求学生下课的时候不能进操场。”
近期,对于市人大代表《关于把轻松愉快的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的建议》,辽宁盘锦市教育局公开了相关答复。盘锦市教育局亦明确指出,这种规定是不合理的。
连日来,有关“课间十分钟”的话题受到舆论聚焦。“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一些地方调查发现,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除喝水和上厕所外,不能走出教室活动,甚至不能随意离开座位。有网友称,学生活动都是限制在教室门口。还有网友反映,10分钟里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
央广网评论文章认为,这一趋势令人感到不解、担忧。
谁拿走了“课间10分钟”
事实上,多地教育部门都肯定了“课间10分钟”的积极意义。以盘锦为例,前述答复指出,保证中小学生课间休息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课间10分钟”也是学生身体健康的一种保障,还会促进课堂学习效果。
为保障学生课间休息的权利,教育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21年4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16号)中明确,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该安排学生走出校内、校外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2021年6月,教育部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教育部令第50号)中,又明确了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浙江温岭市教育局也在今年6月答复政协委员时提到,市教育局十分重视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的管理,视“课间十分钟”是有利保障学生高效学习、交流沟通、健康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缓解教师疲劳促进师生关系进一步融通的宝贵期。
既然有着诸多利好,为何部分地区的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仍难以保障?
除了上述盘锦市教育局的解释外,民进嘉峪关市委员会今年4月在《关于进一步优化各学校“课间10分钟”的建议》中梳理称,目前,各学校依然执行多年来的“课间10分钟”的课间休息制度,在课间10分钟学生往往只能喝水、上厕所,学生课间活动的最大半径变成教室外的过道,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各地中小学校普遍存在——
有不少学校以强调纪律、防止意外发生为名,想方设法让好动的学生安静下来;有的学校校内游乐、体育设施禁止学生私自玩耍;有的学校要求老师上完课后不得马上离开教室,下节课的任课老师须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实现“无缝对接”。
减少“课间圈养”,有哪些办法?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长时间看显示屏会导致视力普遍下降,久坐引起颈椎腰椎问题提早出现,长时间不能释放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频发。”民进嘉峪关市委员会表示,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推进落地,优化“课间10分钟”十分必要。为此建议,考虑“课间10分钟”适当延长至“15分钟”,或上午、下午各设置一个“大课间(30分钟左右)”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课间活动纳入学校“双减”目标及教育教学考核中,发挥不同学校主观能动性,表彰学校“特色课间”活动等。
河北承德市双桥区教体局认为,学校设立课间十分钟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紧张、疲劳的课堂上课之后有一个缓冲期,双桥区教体局为避免占用课间情况发生,严格要求学校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并不时进入学校抽查,要求学校通过这十分钟时间,既可以让学生上个厕所、喝口开水,又可以在教室外活动活动筋骨,放松眼睛,这既利于消除紧张、疲劳症状,又利于提高下一节课的学习效率。
当地教体局的办法是,安排更加密集的抽查,掌握学生的真实信息,从而进行更有效地管控课间十分钟的情况。
澎湃新闻注意到,采取更有力的监管,是各地教育部门保障“课间十分钟”的常见举措。
例如,山东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和体育局今年5月在答复委员《关于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的提案时介绍,今后的工作中,拟邀请区人大、政协、学生家长代表等参与对学校的监督。对于经常拖堂、抢课的教研组、教师,学校可采取提醒、警告、通报、限期整改等方式,切实保障学生课间休息十分钟的权益。
盘锦市教育局介绍,为有效落实教育部出台的相关规定,市教育局一是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加大对所属学校落实课间休息要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禁各学校以“安全”为名限制学生正当的课间休息和游戏、活动,保障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同时,对全市各中小学的课间活动安排进行抽查。
该局还强调,要厘清“校园安全”问题的“责任边界”。对于出现但不应该由教师负责的安全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调查,进行了解和分析,不简单的将责任推给教师。指导学校做好保护和准备工作。各学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场地、器材安全,同时强化学生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认识和防范危险,减少意外伤害情况发生。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家长和教师应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温岭市教育局也提出在场地安全上下功夫。
该局介绍,我们在课间活动场地建设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尤其对新建学校的教室面积和廊道宽度等),突出以生为本的建设理念,创设安全活动环境,强化安全教育管理措施以及课间安全宣传教育(利用课间广播和值日值周老师巡查等)等方面突出重点,破解困点,疏解堵点和找寻着力点。每年安排5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暑期工程改造,重点改造事关学生安全方面的隐患和历史遗留的痛点,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温岭市教育局还提到,我们在督查中发现部分学校和个别班级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课间十分钟”管理不重视,没管到位的现象,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学校把此方面工作纳入优秀班集体考核指标中。近年来温岭籍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大幅提高,从原来全省的垫底水平跃升到中上游水平,学生近视率每年以1%的比例逐步降低,实属不易,健康促进金牌学校建设走在台州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