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
幼儿托育如何让家长“托得进、放心托”?“杭网议事厅·智汇阳台”开展专题协商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07 10:50:00

幼儿园办托育目前存在哪些优势与困境?专业的托班师资如何保障?12月6日下午,第三期“杭网议事厅·智汇阳台”专题协商活动在杭州市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城市阳台)展开,围绕“幼有善育 托起美好童年”这一主题,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卫健委、杭州市妇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与杭州市幼儿教育专家、幼儿园园长、政协委员及家长代表等围坐一堂,就教育政策解读、幼有善育在杭州的实施情况、幼儿家庭需求现状及其他相关建议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杭州人对“托幼一体化”了解得挺多

前期,为了深入了解杭州市托幼一体化服务需求,杭网议事厅通过线下走访、线上问卷调查等形式,围绕让孩子接受托幼衔接的意愿、托幼服务中家长最为关注的因素、对托幼教师的期待等方面广泛征集民意。

b6590952e92183212cd8728bb36ac9b.jpg

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受访者表示“了解”或“知道”托幼一体化服务。绝大多数受访者倾向于让孩子在2-3岁开始接受托育教育。安全问题是家长们在选择托幼机构时最为关注的因素,其次是距离问题与费用问题。受访者认为合理的托幼服务月费用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区间。同时,对提供托幼服务的保教人员,受访者们的要求是性格好、有专业素质基础和一定的育儿经验。

杭州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副主任仙翠霞:加强与托育服务相关的社会合作

image.png

杭州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副主任仙翠霞表示,杭州是全国首批儿童友好建设城市,也是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作为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牵头单位之一,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始终积极推动全市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同时,她也提出,托育服务要满足家长希望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群体生活能力的需求,与托育服务相关的社会合作要加强,同时要围绕各社区不同年龄群体需求,进一步规划配建托育服务设施。

杭州市卫健委妇幼处干部陈曌君:大力推动小月龄托育服务

1734073646416.png

针对不少婴幼儿家庭对于“小月龄托”的需求,市卫健委妇幼处陈曌君回应,杭州市目前正在大力推动小月龄托育服务发展。鉴于小月龄的托育服务更具有专业性,一方面推动儿童保健医生与辖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立签约服务制度,定期到托育机构开展指导服务,助力婴幼儿全面健康成长。同时,今年杭州市卫健委引进了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培训课程,启动为期三年的“线上理论+线下实操+师资集训”相结合的从业人员规范化培训,重点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

杭州市东新实验幼托园书记、园长周蕾:医教结合 为托育服务助力

自2023年起,杭州市东新实验幼托园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合作,携手组建“医教结合”实践基地,东新实验幼托园书记、园长周蕾在分享中提到,幼儿园与医院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与发展,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开展多方面的园医协同活动。这种模式旨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提升幼儿园的托育质量,同时加强对幼儿园健康服务的支持和指导。

上城区教育局综合教育科科长王官林:幼儿园场地正在逐步对育儿家庭开放

c9bf7e547123193d21d9aedc18f7b2f.jpg

在幼托园招生机制方面,上城区教育局综合教育科科长王官林进一步为大家展开了介绍,托班招生目前分为秋季与春季,因为秋季的时候很多孩子才刚满两岁,家长存在顾虑,会有学位空缺;而到了春季孩子马上要读小班,托幼衔接的需求就会爆发式地增长。在许多年轻生育群体聚集的社区,幼儿园的学位仍然非常紧张。目前,上城区许多幼儿园的场地也在逐步对育儿家庭开放,争取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杭州市政协委员来洋:希望推出体系化托育服务资质审定标准

1734073866571.png

作为一名双职工家庭成员,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父亲的杭州市政协委员来洋,为了解决孩子们的托育问题,在此之前走访了解过多家不同价位的托育机构,他指出,目前市场上的托育机构存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职业资格无从考证的问题。单以请假制度为例,不同的托育机构在与家长签订合同时就存在多种不同的时长扣除模式。

讨论过程中,有多位市民代表表示赞同来洋的看法,从业人员素养难以评估、托育机构资质审定缺乏体系化标准,是家长们在选择托育服务机构时最为困扰的问题。

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学术副院长张晶:呼吁重视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保障与人才储备

1734073902741.png

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学术副院长张晶表示,基于护理学与教育学两大传统优势学科以及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交叉优势,杭师大于2022年11月,围绕婴幼儿发展与托育,成立了“0-3岁儿童发展研究中心”“0-3岁儿童托育服务中心”“杭师大-余杭区0-3岁儿童托育服务中心”三大中心。2023年,推出了全国首个线上《0-3岁婴幼儿托育微专业》。不过,张晶也提到,为婴幼儿托育提供专业保障,后续的人才储备非常关键。在这一点上,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快完善职业资质认证、职称晋升体系,更好地保障行业人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宋明悦 王川   编辑:许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