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网议事厅>>热点热议>>小升初 是谁给了孩子这么多压力>>
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今后小班化推行的力度会更大
2011-03-25 06:29:39杭州网

第一堂语文公开课上,小朋友回答老师提问。 胡俊攀 摄

快学网“看校团”昨天到了杭州天长小学。有着80多年历史的杭州天长小学,在杭州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有心的家长8点多就等在了校门口,有的还带上了今年即将入学的孩子。

看校活动设计了三个环节:听两节语文课,校长和家长交流,校长带大家参观学校。

两堂语文公开课

两堂语文课分别是二年级和六年级,天长小学胡凯茜老师说,参观的学生、家长看看低段、高段的两节课,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第一堂课是二(4)班语文兴趣课,题目是《亲近母语——有趣的汉字》。上课前,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古诗《春晓》。

上课老师高丹,教龄4年,重庆师范大学毕业。高老师从甲骨文开始,讲汉字的演变,从小篆、隶书、楷书,一直讲到简体字。中间还穿插了许多小故事——清朝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秦代李斯发明小篆、秦朝被关在牢里的程邈发明隶书赎罪等。

高老师还给同学们出了一个字谜:重逢。打一汉字。班里只有一个同学答出来了(谜底:观)。

另外一堂语文课是六(3)班的阅读课,有20年教龄的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周红上课,教同学们欣赏散文《和田的维吾尔》。周老师上课富有感染力,遇到精彩的段落,她会一次次鼓励学生深情诵读,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根据学生不同特点

天长推行差异化教学

上课时,眼尖的家长发现天长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楼朝辉已经坐在教室后排。

课堂休息间隙,楼校长走到讲台上,对家长说:“非常感谢各位家长、学生到天长参观,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更多地了解外界对天长的看法,我们也想听听家长、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活动教学等看法,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家长支持,所以需要多听各方的声音。

“天长小学有80多年历史,出了一些名人。学校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承担了很多教学研究课题。在推行差异化教学上,天长做得比较好。差异化教学,不是分层次教学,即按学习成绩好坏来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老师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不同孩子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不同对待,为每个孩子提供展现的机会,不用同样的要求来要求所有孩子。差异不是分层,更不是比较。

“天长有优秀的教师队伍,至今已培养了12位特级教师。学校有28个班级,64位老师有40%是博士、硕士或者硕博在读,小学里有这么多高学历的老师,这在杭州是比较少的。”

楼校长说,今后天长小学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大,小班化的推行力度也会更大。

学校从下半年开始,将开辟新的教学场地,开始进行小班化英语教育研究,以每个班不超过20个人组班进行教学,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现场提问

6月下旬报名

家长:学校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校长:市里统一规定,一般在6月中下旬,届时学校门口和学校网站都会公布这个信息。

家长:报名要带哪些东西?

校长:报名时请带上户口本和房产证的原件、复印件。孩子的免疫接种卡。户口本和房产证的复印件和孩子的免疫接种卡要留在学校里,房产证和户口本的原件查看过后会还给家长。孩子的免疫接种卡上交后,孩子以后打针都通过学校来打。

每个班不超过35人

家长:学校今年招生人数如何?

校长:学校今年招6个班,每个班大约34人,一般不超过35位学生。我们不会扩大班额,小班化教学为了让老师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社团是学校特色

家长:学校有什么兴趣班?

校长:天长小学的社团是学校一大特色,很全。围棋、画画、摄影、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小孩子能玩的学校里基本都有。这些兴趣班都是入门级别的,培养孩子的兴趣第一。篮球、足球一般是在早上,早上来的话你会看到操场上都是学生在玩。棋类等都是在放学后玩。

社团也有专业级别很高的,比如学校的乒乓球很不错,请的都是省队教练。民乐也很有特色,也是请校外的专家给学生辅导。

学区没有变化

家长:学校今年招收的学区有变化么?

校长:没有变化。和去年一样。

中午不午休

家长:学校作息时间如何?

校长:上午8点20分开始上课,没有午休,下午3点30分下课。一般同学们下课后都会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让孩子多睡一会儿比什么都好

家长:我家不在学校学区内,离学校比较远,有没有可能择校来天长读书?

校长:除非政策规定,学校不收择校生。我建议家长让孩子就近入学,孩子多睡一会儿,比什么都好。

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

家长:孩子进小学读书前,有没有必要去上幼小衔接的兴趣班?

校长:只要孩子各方面习惯还好,我认为没有必要去上幼小衔接班。上了衔接班的同学,可能在小学开学的前两个星期会有优势,但时间长了,优势就不明显了。

没上过衔接班的同学,可能在最开始学拼音时有点手忙脚乱,但过段时间就好了。孩子在幼小衔接班里,如果养成的学习习惯不好,今后要纠正的话非常麻烦,还不如不学,顺其自然比较好。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胡信昌 邹滢君    编辑:郑海云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