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暂时延期、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近期杭州的新闻热点并不少,但似乎没有任何一种场景、一件事情、一个话题,可以如一池西湖水那样,从根本上拨动杭州人内心的涟漪。或许,因她承载着杭州悠久的历史,涵养着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气质,而柳树之于西湖,是不可缺的“眉”与“目”。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长庆二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西湖修堤种柳;“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熙宁八年,在密州上任的苏轼难以忘怀西湖垂柳的美景。
如同中国画里的文人印章,总是成为视觉的落脚点所在,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进,离不开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人们与自然的相互依存,“柳浪闻莺”、“间株杨柳间株桃”、“烟柳画桥”这些关于西湖柳树的景致,是千年来的美学基调,是每个世世代代生活杭州的人们血脉流淌的文化记忆,在很多人心中,西湖的风韵就在垂落的绿丝绦中。
可持续的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遗产再生产的过程,柳树作为历史承袭的自然景观,早已与西湖融为一体,凝结成杭州的文化意象、审美意识,延续在城市建设发展中。
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说过,“科学在思想上给人以秩序,道德在行为上给人以秩序,艺术则在感觉现象和理解方面给人以秩序”。
引用世界遗产名录对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评价:西湖文化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理想化的融合”。
因此很好理解:这个“理想化的融合”,构建起来承载了几多的不易,维持下去就有着对等的苛刻期许——
当时只道是寻常,一旦不见了,就会顿生“明日来看已非故”的失落之情,刻在骨子里的审美情趣是不可被替代的。西湖断桥边的这7棵树就是如此,这也是7棵柳树如此让人牵肠挂肚的原因。
文史专家王其煌表示,西湖文化景观的改造如何与周边百姓的生活环境相协调,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命题。西湖一草一木的变化都会引起百姓的高度关注,这恰恰说明了杭州百姓对西湖的热爱。但不同人对西湖文化遗产的理解不同,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西湖文化遗产价值的宣传,同时还要建立一个类似“湖畔问计”的平台,在对西湖景观进行改造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做好与群众的沟通交流。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原主任杨小茹,在西湖景区工作了30多年,是西湖综保工程和西湖申遗的亲历者。她说,西湖文化景观非常丰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西湖文化景观是一个活态发展的形态,在对其进行风貌保护时,要允许围绕真实性、完整性,按照科学规律做一些改变和丰富。”杨小茹提到,千百年来,西湖的变化一直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在西湖的保护和管理上加强多部门协同,并一如既往地加强公众参与,做好共建共享工作。
“西湖的景观格局,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形成的,西湖景观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和管理。”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包志毅,20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杭州西湖景观的演变。他介绍,西湖风貌的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全国、在历史上都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他建议杭州进一步加强科研力量,针对西湖特有植物景观开展系统性、持续性的研究,使带有文化色彩的植物景观得到不断优化。
浙江广电集团新闻评论员舒中胜表示,西湖的保护和提升是城市有机更新的一部分,它是开放的,要充分体现百姓的智慧。
澎湃新闻副总编胡宏伟认为,民众的活力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杭州在尊重民意方面有着很好的历史传统。杭州可以把西湖沿湖部分柳树移栽的事情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借鉴和窗口,积淀出未来可以记忆和回味的片段。
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陆琪,结合自己的新媒体工作经验,建议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加强对网络民情民意的重视。
民情观察员顾雅娟、田思宁,针对西湖管理者的培养等提出了相关建议:“要常常温习西湖的历史和文化,提升年轻人对西湖的认知和文化底蕴的理解,培养一批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化,能肩负起保护西湖责任的西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