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的“柳暗花明”,彼时看来相互孤立,回首梳理气韵相通——市民与城市之间相互的尊重与成全,让一座城市有了人文的光泽和温暖的“烟火气”,这些经历告诉我们,一座完善的国际化都市,不仅是硬件的恢弘、科技的赋能、影响的日增,更要有根植于大地,面向于人民的大气、谦和、自信与包容。
5月13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从零点到五点连夜补植新的柳树,在早上十点公开向市民发表歉意,并深刻反省。 从事件发酵,回应补种到表达歉意,历时 48小时,“换柳”到“还柳”的背后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尊重,更是杭州善治之举的城市效率。
5月13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从零点到五点连夜补植新的柳树,在早上十点公开向市民发表歉意,并深刻反省。
从事件发酵,回应补种到表达歉意,历时 48小时,“换柳”到“还柳”的背后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尊重,更是杭州善治之举的城市效率。
5月11日 上午
5月11日 下午
5月13日 凌晨
5月13日 中午
5月16日 下午
回到柳树这一事件本身,这也不是第一次杭州人民为柳树“努力”。早在1988年8月8日,12级台风直击杭州,白堤142株柳树倒了123株,倾斜了18株,只剩下独独一株依然屹立。杭州媒体发出“救救大树”的倡议后,十万杭州人自发上街,扶正大树、搬运断枝,“救活每一棵树”成为当时每个杭州人心中的信念。市民生活在这座城市,衍生出的群体文化自觉,推动了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形成。
回到柳树这一事件本身,这也不是第一次杭州人民为柳树“努力”。
早在1988年8月8日,12级台风直击杭州,白堤142株柳树倒了123株,倾斜了18株,只剩下独独一株依然屹立。
杭州媒体发出“救救大树”的倡议后,十万杭州人自发上街,扶正大树、搬运断枝,“救活每一棵树”成为当时每个杭州人心中的信念。
市民生活在这座城市,衍生出的群体文化自觉,推动了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形成。
文史专家王其煌:“建立‘湖畔问计’平台,对西湖景观改造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杨小茹:“在西湖的保护和管理上加强多部门协同。”
包志毅:“西湖景观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和管理。”
顾雅娟、田思宁:“培养一批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化,能肩负起保护西湖责任的西湖人。”
秋水山庄门面修缮引热议 专家提出两种措施
秋水山庄原是北山街一座老宅子,不料因门面修缮变成了网红。3月31日,记者从杭州园文局获得最新消息,经过专家讨论提出了两种措施。
石青色的西泠桥桥名,明天就要填色了,你期待吗?
据老杭州市民反映,西泠桥桥名曾有明显涂色,随着时光流转、岁月更迭,颜色逐渐消逝。为此,西泠桥景区请园林专家和市民游客一起出谋划策,为西泠桥桥名“上妆”。
杭州西湖景区还湖于民不动摇 确保经营场所无禁入
针对新闻媒体批评的西湖景区会所有关问题,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称“还湖于民”方针不动摇,确保西湖景区所有经营场所无禁入。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就对地方层面应用“城市历史景观”(HUL)方法所需的工具手段有明确规定,其中列在首位的“公众参与手段”规定:“公民参与手段应让各部门的利益攸关者参与进来,并赋予他们权力,让他们能够查明其所属城区的重要价值,形成反映城区多样性的愿景,并确立目标,就保护其遗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达成一致。作为城市治理动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手段应通过借鉴各个社区的历史、传统、价值观、需要和向往来达成,同时应促进相互冲突的利益和群体间的调解和谈判,为文化间对话提供便利”。
可持续的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遗产再生产的过程,柳树作为历史承袭的自然景观,早已与西湖融为一体,凝结成杭州的文化意象、审美意识,延续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当时只道是寻常,一旦不见了,就会顿生“明日来看已非故”的失落之情,刻在骨子里的审美情趣是不可被替代的。西湖断桥边的这7棵树就是如此,这也是7棵柳树如此让人牵肠挂肚的原因。
在此次的换柳事件中,杭州城市管理者由最初“一劳永逸”地“一刀切”病柳,到“修旧照旧”地还原历史文化景观,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倾听民意,理解当水韵、历史、人情融为一体时,绿柳与西湖所合成的特殊文化情结,保护了公众的城市记忆。从倾听——反省——及时纠错,整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面对公众的监督,杭州城市管理者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不怠政,不懒政,对民意的敬畏与重视助其明了得失,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