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换柳移花”到“还柳于湖”| 杭州政府48小时内快速应对之策的背后敬畏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17 18:30:00

“毵毵烟柳谁家树,拍拍西湖尽日风。和靖宅边山雨急,苏公堤下藕花红。”西湖之畔,环绕垂垂杨柳,无数亭台水榭隐匿于垂柳之后,构成一幅浑然的江南之画。柳丝缱绻,如浪般起伏,摇动着独属于国人的浪漫情怀与历史记忆。然而,随着城市绿化改造进程的加速,这一画面被无声地打破了。

在西湖景观提升改造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移走了七棵沿湖柳树,在原地种上了较低矮的月季花。没有了时掩时显的垂柳遮挡,西湖视野极为开阔,却失去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韵味。市民们纷纷提出不同意见:“这破坏了西湖原有的文化内涵”“月季色彩过于鲜艳,与西湖的景致不够协调”......

5月10日晚10点,“换柳移花”事件引起了舆论场的高度关注。“西湖柳树变月季”的话题成为杭州市民关注的焦点,事件的热度在杭州市民和网友的热议中逐渐升温。

5月11日下午3点,杭州西湖管委会公开声明北山街(断桥东侧至保俶路口)部分路段,七棵柳树因长期生长于高大的悬铃木下,光照条件不良,部分树木已出现老化、树心空洞、树干“驼背”倾斜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才出现了“病柳换月季”之举。对此解释,广大市民表示质疑,烟柳弄晴,如西湖眉眼,被“换眉”的西子姑娘,其风姿神韵必不相同,换柳后的月季又怎样承载得起国人对于这一文化意象的特殊情怀?

面对新一轮的热议,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第二轮补救来得也不晚。5月13日,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连夜补植上新的柳树。

补种柳树并非是这个回应的结束。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于上午10点,再次于断桥边召开发布会,公开向市民发表歉意,表示深刻反省。

以史为镜,可通优劣

柳树事件的本质其实是一场“政策与民意”的讨论、互动与共融,而它所围绕的中心点则是关于市政建设、景观布局、城市风貌的建设议题。这一模式并不鲜见,从近些年的“秋水山庄牌变色”事件,到千百年前白居易、苏轼、杨孟瑛等人对西湖所作的努力,这一历史脉络延续至今。

公元822年,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任职期间,他疏通六井、筑西湖湖堤,并栽植柳树。

公元1089年,苏轼带着满腔政治理想踏入杭州热土,清理西湖淤泥,修筑长堤,栽种杨柳。

公元1503年,杨梦瑛出任杭州郡守。当时豪门占湖为田之风盛行,他力排众议,毁田还湖,疏浚西湖。

千百年以前,柳树最初栽于湖岸及两堤,功用为防沙固土,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而言,时至今日,古人古朴的生态理念依然具有警示意义。此次“移柳换花”到“还柳于湖”事件,城市管理者以迅速回应的姿态弥补疏忽。其“迅速作为”的背后,隐藏着对历史、文化、生态的敬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不可弃之如敝屣,城市管理者更需要以史为镜,将历史文化传承与新时代发展需要置于并重地位,构筑一张独属于杭州古城的文化名片。

以民为镜,可明得失

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公众对于城市的记忆植根于城市空间之中。当城市记忆被打乱,公众的呼声必然格外激烈。此次换柳事件,管理者对民意的采纳倾听显得尤为珍贵。

在城市风貌保护与城市更新换代的问题上,常常存在难“两全”的困境。

2020年9月,成都市青羊区桂花巷综合整治项目中,整条巷子的桂花树或被砍伐,或被移植,市民痛心桂花巷里桂香不再。

2021年5月,广州市珠江岸边的滨江西路碧道及抗英纪念园内,54棵老榕树被匆匆移除,市民惊觉并大呼“不妥”。

2022年5月16日下午,针对西湖断桥边7株柳树被迁移引发民意质疑的事件,杭州市召开“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民意恳谈会,浙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捷表示,在西湖风貌保护问题上,应充分听取民意。

在此次的换柳事件中,杭州城市管理者由最初“一劳永逸”地“一刀切”病柳,到“修旧照旧”地还原历史文化景观,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倾听民意,理解当水韵、历史、人情融为一体时,绿柳与西湖所合成的特殊文化情结,保护了公众的城市记忆。从倾听到反省,再到及时纠错,整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面对公众的监督,杭州城市管理者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不怠政,不懒政,对民意的敬畏与重视助其明了得失,引以为戒。

任杭州市委书记十载有余的王国平曾言:“2011年我们申遗成功,就要让西湖至少再活2000年。”在一代代视西湖如瑰宝的人们的不懈努力下,这份文化遗产定将凝成一颗时间的琥珀,永远熠熠生辉。我们可以回答,杭州市政府的快速响应的背后,隐藏着对何事的敬畏之意。西湖之柳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杭州政府对历史文化、倾听民意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张迎   编辑:许佳炜
在此次的换柳事件中,杭州城市管理者由最初“一劳永逸”地“一刀切”病柳,到“修旧照旧”地还原历史文化景观,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倾听民意,理解当水韵、历史、人情融为一体时,绿柳与西湖所合成的特殊文化情结,保护了公众的城市记忆。从倾听——反省——及时纠错,整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面对公众的监督,杭州城市管理者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不怠政,不懒政,对民意的敬畏与重视助其明了得失,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