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州西湖7棵柳树的“柳暗花明”:一座城市的民意对话
发布时间:2022-05-23 11:32:27

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留”的意象,自汉代便有折柳送别、折柳寄远的习俗。杭州西湖断桥边的7棵柳树牵动了整座杭城,让柳树留下来的心愿在城市蔓延开来……

回顾此事件,5月11日下午三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对“柳树换月季”第一次作出回应:北山街(断桥东侧至保俶路口)约100米路段处种植的这7棵柳树生长在高大的悬铃木下,长期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已经出现老化、空洞、“驼背”和严重倾斜的情况,部分柳树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将其移植,改种花期时间长、色彩多样的月季。这引发了广大市民的热议和质疑,并建议留下柳树。三个小时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将对7棵柳树进行补植。

5月13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从零点到五点连夜补植新的柳树,在早上十点公开向市民发表歉意,并深刻反省。

从事件发酵,回应补种到表达歉意,历时48小时,“换柳”到“还柳”的背后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尊重,更是杭州善治之举的城市效率。

舆情发酵:

西湖边的这7棵柳树,为何能牵动整个杭州?

亚运会暂时延期、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近期杭州的新闻热点并不少,但似乎没有任何一种场景、一件事情、一个话题,可以如一池西湖水那样,从根本上拨动杭州人内心的涟漪。或许,因它承载着杭州悠久的历史,涵养着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气质,而柳树之于西湖,是不可缺的“眉”与“目”。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西湖修堤种柳;“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公元1075年,在密州上任的苏轼难以忘怀西湖垂柳的美景。

柳,如同中国画里的文人印章,总是成为视觉的落脚点所在,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进,离不开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自然的相互依存,“柳浪闻莺”“间株杨柳间株桃”“烟柳画桥”这些关于西湖柳树的景致,是千年来的美学基调,是每个世世代代生活在杭州的人民血脉里流淌的文化记忆,在很多人心中,西湖的风韵就在垂落的绿丝绦中。

可持续的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遗产再生产的过程,柳树作为历史承袭的自然景观,早已与西湖融为一体,凝结成杭州的文化意象与审美意识,延续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中。

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说过:“科学在思想上给人以秩序,道德在行为上给人以秩序,艺术则在感觉现象和理解方面给人以秩序。”

引用世界遗产名录对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评价:西湖文化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理想化的融合”。

因此很好理解:这个“理想化的融合”,构建起来承载了几多的不易,维持下去就有着对等的苛刻期许——

当时只道是寻常,一旦不见了,就会顿生“明日来看已非故”的失落之情,刻在骨子里的审美情趣是不可被替代的。西湖断桥边的这7棵树就是如此,这也是7棵柳树如此让人牵肠挂肚的原因。

回应期待:

城市的脉搏不在别处,而在每一份民意中

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样阐述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一个国家样式的方方面面都隐含在它的人民中间。

这次杭州政府听取民意,迅速做出反应补植柳树,类似这样的过程,并不是第一次,有心梳理者可以发现,它大体遵循了“冲突——对话——和解”的传播学过程。

比如2017年的3月底,北山街保留的一处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秋水山庄,被使用单位——杭州新新饭店在修缮过程中涂上了颜色过于鲜艳的黄色,引发了热议。

杭州市园文局立刻做出补救措施,面对无法考证建筑门头原貌的情况,市园文局提出:“不论采用哪种方案,都会先报市文物部门审核,文物部门请专家审核后,将方案在园文局官网或媒体上公示,听取民意后,再请有文物保护资质的施工单位来施工”。

如今的秋水山庄庄重静逸,依旧伫立在西湖边,在它的一砖一瓦中记录下了杭州人民对它的爱护。

每一次纠正、反思的背后,是政府面对民意质疑时的敬畏之心。充分听取民众意见,就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重要形式。

作为浙江的省会,杭州在全国城市中获得过多次“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桂冠,所谓幸福感,并不仅仅是城市的现代发展,GDP的数值高低,其根本在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能否得到人格的尊重与权利的尊重。

共谋未来:

城市的美好,在规划里,更在每一次良性互动中

再回到柳树这一事件本身,这也不是第一次杭州人民为柳树“努力”。

早在1988年8月8日,十二级台风直击杭州,白堤142株柳树倒了123株,倾斜了18株,只剩下独独一株依然屹立。

杭州媒体发出“救救大树”的倡议后,十万杭州人自发上街,扶正大树、搬运断枝,“救活每一棵树”成为当时每个杭州人心中的信念。

市民生活在这座城市,衍生出的群体文化自觉,推动了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形成。

西湖与民众的互动从来都是相互的,自西湖申遗以来,杭州提出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2002年,西湖拆除围墙、取消门票,成为国内首个免门票的5A级景区,3.5公里开放式环湖绿色长廊,18处恢复的人文历史景观被交还给市民和游客。

2014年,西湖周边30家高档会所改造转型,以文史展览、书画、茶艺等新形象对公众开放,让普通老百姓可进入、可消费……

一次次的“柳暗花明”,彼时看来相互孤立,回首梳理气韵相通——市民与城市之间相互的尊重与成全,让一座城市有了人文的光泽和温暖的“烟火气”,这些经历告诉我们,一座完善的国际化都市,不仅是硬件的恢弘、科技的赋能、影响的日增,更要有根植于大地,面向于人民的大气、谦和、自信与包容。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王潇雨 首席记者 徐文杰   编辑:徐洁

5月13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从零点到五点连夜补植新的柳树,在早上十点公开向市民发表歉意,并深刻反省。

从事件发酵,回应补种到表达歉意,历时 48小时,“换柳”到“还柳”的背后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尊重,更是杭州善治之举的城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