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记者出击
 
杭网调查:餐桌上的“柴油鱼”来自何方?
hwyst.hangzhou.com.cn  2011年01月05日 18:34:14 星期三

遭遇到“柴油鱼” 鱼贩只能认栽

“这种砸摊子的买卖,大部分鱼贩都不会尝试。”李影告诉记者。

李影是屏风街农贸市场里面的一名鱼贩。每天天还没亮,李大姐就会去勾庄农贸市场采购新鲜鱼类,鲫鱼、草鱼、包头鱼一般哪家的批发商便宜就在哪家进货。

李大姐告诉记者,自己从事了六七年的水产生意,在去年六月的时候,第一次遭遇到了“柴油鱼”。

“当时,有一位大妈端着碗烧好的包头鱼来向我投诉,说鱼里面有柴油味。我一尝,果然是这样的,只好认倒霉了。”无奈之下的李大姐把买鱼的钱赔给了那位顾客。

作为终端销售的鱼贩,如果在鲜活的鱼群里面加了柴油,那么很容易被消费者烹饪鱼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来,鱼贩就会受到消费者的指责,甚至面临赔钱的可能性。因此,大部分鱼贩不会这样做。

那么如果鱼贩在一级批发市场进货时,就进到受过柴油污染的鱼,那么这种损失该如何追回呢?李大姐表示,如果真的碰到这种情况,也只能自认倒霉。

“虽然买鱼是签了收据,但是如果真的鱼出现问题,批发商也不会承认的。”对于这些没有固定进货商,作终端销售的小型鱼摊来说,如果不幸采购到有问题的鱼,其损失也是很难追回的。李大姐称:“去年那次采购到‘柴油包头鱼’,大概亏损了几百块钱!”

下一页:鱼的柴油味来自何方?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童文洁 编辑:李建刚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获人民建议奖集体奖
·"杭网议事厅"被写入杭州市政府创新报告案例
·"杭网议事厅"连续两季度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州网两记者两栏目获杭报集团双十佳(图)
·杭州市庆祝第11个记者节 杭州网连捧三奖
·"杭网议事厅"成为杭州经验受到专家关注
·中央编译局等调研组考察“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网友炳叔给白岩松送“礼物”
·生活品质新趋势 "杭网议事厅"再度上榜
·邵占维考察杭网议事厅 关注网上民声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