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也不会注意到,这里面还住着多个流浪人员。
这个夜晚,他们选择了与雪共枕。
杭州网讯 近日,连续的雨雪冰冻天气,不少网友纷纷在杭州网论坛发帖:担忧路边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存状况。
记者调查:流浪人员不愿意住救助站
1月20日晚7点,杭州网记者在延安路庆春路口天桥下的一个角落里看到,几张硬纸板围城的小方块里,睡着两个人。不留心的路人,根本不会想到这里冷的天竟然能住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伙告诉记者,他是贵州人,今年24岁,2009年来杭,和他一样住在桥下的流浪人员有8、9个。“平时我靠去医院帮人家排队挂号赚点钱,其它时间也会去工地找点活做做。”
问起为何不去找个地方住下,或找份安稳的工作。小伙告诉说“在这里更自由”。马上要过春节了,小伙选择了继续留在杭州,“选择不回去,有很多原因,但和春运无关。”说完,小伙沉默不语。
晚上10点,杭州网记者再次来到位于体育场路上的一家建设银行,与平时路过看到的一样,在银行门口有2位流浪人员正摊开褥子,盖上棉被,就地睡下。在不远的地方有3个已经钻到被窝里。
隔着台阶,地上是一堆厚厚的积雪,空中还飘落着雨夹雪。
原本聊的很欢的两位流浪人员,见记者靠近,他们刻意选择了“沉默”。 经过一番简单的交流,他们总算开了口。
采访得知,他们在杭州流浪也已有长达数十年。在今天早些时候,救助小分队的工作人员曾劝导过他们前往救助站,但均被 “婉拒”。其中一位向记者道出了原委:国家政策在救助站能呆15天,可以免费吃住,但解决不了自己的实际困难(家庭困难)。
“住救助站解决了一时,保不了一辈子”
针对近期连续的雨雪冰冻天气,杭州市民政局专门召开了6个主城区民政局及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参加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紧急会议。做好雨雪冰冻时期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体安全过冬。
杭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陈国民刚参加完上午的紧急会议,便和同事马不停蹄地赶往下城、江干等地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救助工作。
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处长坦言“劝导效果不理想”。“一些职业乞讨和流浪人员不太愿意到救助站。他们认为去临时性救助站只能解决他一时的困难,不能解决他一辈子的事情。”
针对这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杭州市民政局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我们在每个城区都有一支救助小分队进行24小时的巡逻和劝导工作,对年纪大、身体弱的人员,我们也会加以特别照顾,并不厌其烦进行劝导。”
陈处长说,对部分不愿意进救助站的流浪乞讨人员会给他们发一张紧急救助卡,万一发生意外,可拨打救助卡上的联系方式进行紧急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