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老朋友的讲座 一次诗意的告别……方文山现身“纯真年代”书吧杨柳郡店 |
hwyst.hangzhou.com.cn 2021年12月03日 19:00:00 星期五 |
两年前的2019年,方文山曾来到“纯真年代”书吧杨柳郡店,举行书迷见面会。两年后,他故地重游,因为看到了这家店不久前发布的那篇歇业公告《虽然有好多故事还没有发生……》,凌晨就决定来杭州。 方文山说,这次来杭州,是一场预料之外的行程,很突然,也很美好。 一场交流会,是失意时的一抹诗意 “纯真年代”书吧杨柳郡店关门,是“一件丧气的事”。书吧少主人盛厦只希望“当12月31日我们聚在一起时,能笑着说我们努力没有遗憾。奢求这一幕悲剧能有一个热烈的结尾。” 书吧创始人朱锦绣对儿子这“奢求热烈的结尾”毫不奇怪,“以前书吧做回顾时,我助理为公众号写了个标题,大意是《白居易和苏东坡这两位老市长,在杭州都干了啥》。我一看哪能行,我先改成《苏东坡、白居易两位老市长与杭州的缘分》。” 盛厦仍不满意标题。他下班开车回家路上在想,回到家关起门还在想。不知过了多久,紧闭的房门打开了,盛厦走了出来: “老妈,《失意也诗意》怎么样?” 每一个失意的人,都曾意气风发过。最初,盛厦在心里描绘,“纯真年代”是社区和周边的文化中心,是分享活动的集中发生地:既能招待名人大咖,又欢迎邻居们来参加餐会或者烧烤趴。他梦想中没有发生的故事,还有书吧里的展览、戏剧演出、音乐会、脱口秀…… 书吧老朋友方文山的这场露天文化讲座,就是“纯真年代”失意时的一抹诗意。这位写出“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作词人,在这个阳光和煦的冬日午后,与大家交流。 一种仪式感,是读纸质书、与书互动 “仪式感,是讲究而不将就。仪式感从很多地方体现出来,我们的生日、各种节日、民族穿戴服饰、书法……”方文山眼中,生活里处处都有仪式感。 “签名的仪式感是一定要签上日期,留下时间的‘经纬度’;旅行的仪式感是明信片上的一枚邮票;阅读的仪式感,就是读纸质书。”他认为线下实体书店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这就是一个“美学调性一致的空间和环境”,在这里,人可以和书互动。 一种归属感,是杨柳郡社区居民的不舍 书吧门前的平台不算宽广,有序地坐满了各个年龄段的听众。他们中的许多是杨柳郡社区的居民,来看一看家门口的活动;也有不少从杭州各处赶来的书吧读者,还有“方文山迷”——“听说方文山要过来,我一大早就去打印了他的照片,想过来见见偶像,要个签名。” 观众最后排站着一位穿着白色大衣的女士,住在杨柳郡社区,时常自己来书吧,她轻柔地说:“现在孩子年龄太小,会打扰到别人,所以不带过来。但是孩子肯定要成长在一个有书的环境中的。” 对于书吧的即将歇业,这位女士十分不舍。 随后,怀中6岁的女儿玩着她的头发:“妈妈,那边有个姐姐和你长得很像。”“世界上那么多长得像的人,你能认出妈妈吗?”“当然能啊!妈妈你能认出我吗?”“妈妈当然也能认出你……” 这段母女间的对话,是独属于她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方文山在讲座中聊到了更广的维度上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中国风。 而这个社区中的书吧,就是杨柳郡社区许多居民的认同与归属。 一次共同的告别,是属于“纯真年代”的最后时光 带着外孙而来的张女士,就在杨柳郡社区住了许多年。她似乎隐约听女儿提过,这个书吧要关门了。“我没有来这里看过书,不过之前我参加过这里举办的‘三八妇女节’讲座。”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纯真年代书吧举办了诗会“西湖的春天,遇见最美的你”,温暖相聚,赞美了不起的女性之光。 “有个书店是个很好的事!”张女士对家门口的“纯真年代”书吧赞不绝口,因为不是每个社区都有这么个书吧的。 张女士70多岁,并不认识方文山,当记者提到《青花瓷》时,她连说:“听过,听过。”此时方文山正在讲座中分享创作“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时的想法: “当初当我确定了‘天青色等烟雨’的歌词后,没多久就又顺手写下副歌第二句‘而我在等你’。因我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 讲座最后,朱锦绣做了一件富有仪式感的事:和在场的所有听众面群面建群,数字1203,是今天的日期。大家今后依然可以在一个共同的空间中,分享自己的生活与感受。此时,已经有人在这里分享照片、表达感谢、感想,还有催方文山老师写新词的。 今天是“纯真年代”所希望的“热烈的结尾”吗,还是这个“热烈的结尾”的开始?在计划中,12月31日凌晨钟声敲响之时,盛厦会把店内的总闸关掉,在店外与大家一同举办派对。还有很多故事没有发生,我们都在期待。 |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吴越溪 图/吴越溪 编辑:徐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