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记者出击
 
暖心!钱塘一隔离点的医生收到一封匿名感谢信 落款是“隔友:421”
hwyst.hangzhou.com.cn  2022年02月05日 09:05:00 星期六

“我感动于白衣天使与抗疫工作者每天热情周到的服务……”

“我还感动于群里的隔友们……”

“我感恩生活在杭州这座有爱的城市……”

2月3日晚上11点多,杭州钱塘区一隔离点驻点医生张洁和汪燕璐徐徐从紫外线消毒间取出一封感谢信,徐徐展开。只见信上字迹飘逸有力,落款处却没有署名,只写了“隔友:421”。

张洁医生介绍说:“这封信是我们前一天早上为421房间的女士核酸采样时,她送给我们的。根据防疫要求,我们仔细消毒了一整天,这才打开。”

不仅是这封信,他们还收到了许多张写着“平安如意”“辛苦了”“新春快乐”等字迹的隶书作品。原来,写下这封感谢信的“隔友”是钱塘区的一位退休教师吴老师,5年前退休以后,她便开始在杭州市退大和钱塘区老年大学学习书法。

此次吴老师和爱人分别被隔离在两个房间,“我爱人在隔离房间会打打太极拳,练练八段锦。”吴老师则带上了笔墨纸砚,她说,“我会在房间练书法。”

除此之外,他们还带上了自己喜欢的书本进来。

“曾经我对疫情也没有深刻的认识,直到此次被隔离,我才静下来思考了很多。”吴老师分享自己对此次隔离的看法,“我这次带了一本《苏东坡传》进隔离点,这段经历就像苏轼《定风波》里的那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她看来,隔离期间保持豁达的心态才最重要。

提起写下这封感谢信的初衷,吴老师表示,虽然看不到房间外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来来往往消杀、送餐的身影,但她知道一线抗疫的工作人员一定十分辛苦,于是想到自己能做的,就是用这封信表达心意。

“有这样强大的后盾,我和爱人隔离期间也就完全不害怕了,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着急,传递正能量。”吴老师说。

她也在隔离点群聊里看到一些年轻“隔友”的焦虑心态,对此,她想对年轻朋友们说:“很多事情我们是无法人为决定的,既来之则安之。想要战胜新冠疫情,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吴老师从黑龙江来到钱塘已经将近20年了,她早已爱上了钱塘这个大家庭,她想等疫情结束回到家之后,和社区的邻里朋友都多多宣传一下新冠肺炎病毒防治知识,带领大家一起正确认识新冠病毒。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通讯员 杨寒丑 徐文亮 记者 韩中美 编辑:王帆
钱塘组建隔离人员临时党支部 打造出最安全最暖心的隔离点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2月3日晚上11点多,杭州钱塘区一隔离点驻点医生张洁和汪燕璐徐徐从紫外线消毒间取出一封感谢信,徐徐展开。只见信上字迹飘逸有力,落款处却没有署名,只写了“隔友: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