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是英语老师 晚上是相声演员 大华书场给了杭漂艺人李小龙一个梦想舞台 |
hwyst.hangzhou.com.cn 2020年08月26日 17:54:30 星期三 |
现在这家杭州仅存的专业书场 申报试点非遗曲艺书场 硬件软件还要一起升级 刚装上电子大屏的大华书场 大华书场供图 都市快报 说到书场,今年84岁的凤儿愣了一下:“说大书的?”尽管离开杭州几十年了,她还记得当年在杭女中念书时,常跑到书场听评话。 她说,上世纪80年代,人们愿意拿两张电影票换一张大华书场的门票。 如今,上城区青年路上的“大华书场”,已经是杭州仅存的一家专业书场了。 说书先生一袭长衫,拿一柄折扇,就能在台上说道个把辰光。三伏天的下午,户外热得像蒸笼,仍有80多位客人赶到书场,都是住在附近的老人。 尽管评弹观众的年龄偏高,但相声和越剧的粉丝有很多年轻的。书场的主力演员更不乏“小鲜肉”,还有大把大把的外地人登门学艺,大华书场成了杭漂艺术家的大本营。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印发了《关于试点开展非遗曲艺书场设立工作的函》,将在浙江试点开展非遗曲艺书场设立工作。 大华书场积极申报了试点,并打算趁此机会,整改提升一下。书场里的艺术家们也在积极编排新剧,准备迎接场次的增加。 李小龙(左)在表演相声 李小龙供图 学生常常组团来看老师演出 李小龙,1989年生,初中英语老师,也是大华书场的专业演员。 如今,大华书场的剧目可比以前丰富多了,除了评弹,还有相声、越剧、京剧等。李小龙就是说相声的。 李小龙的家乡在大连,他从小萌生的“舞台梦”,直到来了杭州才算真正实现。 2019年6月,他第一次在大华书场登台,表演《杂学唱》。“不记得当时的细节了,只记得我候场时紧张到站不住,不停喝水,浑身发抖。”那场表演很成功。 在大华书场的这两年,李小龙养成了随手记灵感的习惯: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梗和笑话,或者特别引人深思的内容,他都会打开手机,记录成笔记。这些碎片会变成每周表演的新内容。 来杭8年,李小龙白天是英语老师,晚上是相声演员。周末时,他的学生常常组团,过来刷老师的节目,这让他很有满足感。 李小龙在闲林买了房,成了“新杭州人”。在那些没有表演的晚上,他就在家里等搭档下班,两人从晚上9点排练到11点,再迎接当周的正式演出。 “每三个月更新表演内容”是大华书场的不成文规矩。正因如此,书场的演员没有一天懈怠的。 在杭州拜了师父登了台 书场里有很多像李小龙一样的杭漂艺术家,也有很多跟他一样年轻的学艺人。 李小龙从小就醉心曲艺。他被外公外婆带大,两老最爱京剧,所以李小龙的“初恋”算是京剧。 开始时他隔三差五往京剧团跑,跟门口的售票阿姨混了个脸熟。一次,他去的时候正遇到一位喜欢的京剧老师,一旁的售票阿姨见了,就对老师说:“这孩子热心得很,天天过来看剧,你要不要收了当徒弟?” 从那天起,李小龙开始背着家里人学京剧,连外公外婆都不知道。 后来,他长大了,也想正式走戏曲这条路,无奈家里人一致反对,他只好跟京剧团“分手”,老老实实地经历高考、上大学。 大学时,一次偶然机会,李小龙听了一场越剧,那吴侬软语声一下子俘获了他的心。 “我要去南方”这个念头冒了出来,鞭策着他在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杭州,又在偶然间来到了大华书场。 “唱戏曲是不能了,中间断了那么些年,身段已经矫不过来了……由于相声和戏曲有相通之处,我便选了相声,拜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杭州市曲艺杂技家协会副秘书长叶明珠为师,后来顺利登上舞台。”李小龙感慨,如果真的热爱曲艺,一定要从小坚持。 十几年前的大华书场 大华书场供图 书场几十年来起起伏伏 跟坚持发扬中华传统艺术的人一样,大华书场也在这条“路”上,坚守了68年。 现在书场的掌门人叶明珠,江湖人称“叶团长”,是在2017年才接过大华书场的。 那在这之前呢?书场算是数易其址、多次易主。1952年,王德铭、钱楚栋、陈文琳、王妙先、来竹琴、华寿泉、丁志强7人合资,在上城区积善坊巷创办了大华书场。起头十几年,盛极一时,几乎场场爆满,名家、大家常来做客。凤儿说:“盖叫天也来过,可惜我只顾着听书,完全没注意别的。” 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受电视机普及等影响,书场的生意逐日黯淡。1994年,因旧城改造,大华书场迁到了吴山茗香楼。2001年,书场搬至青年路48号。 现在的大华书场是企业制的民营剧团,叶团长带领的笑海相声会馆在2010年7月正式入驻大华书场,到2016年经历了两次关门停业,2017年5月,笑海相声会馆正式接手了大华书场。 叶团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装修改造,然后就是搞定评弹的演出。因为说书先生难找,之前找不到就给观众看录像,这在叶团长接手后都发生了变化。 如今,大华书场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虽然前阵子受疫情影响,营业额下降了30%-40%,但最近又在逐渐回升。 曲艺版《杭州印象》争取年底亮相 上一次书场改造,还是2017年。这一次,为了申请浙江非遗曲艺书场试点,叶团长打算撸起袖子加油干,再为书场量身改造一番。 一方面,是内容上的变化。叶团长算了算,大伙儿很喜欢看评弹,他打算邀请评弹名家袁小良到书场,做评弹鉴赏会。在曲艺方面,计划为游客们定制旅游专场演出,其中曲艺版的《杭州印象》已多次修改,争取能在今年年底前亮相。 在开拓旅游市场方面,去年还发生了一件令他得意的事,那就是大华书场被评为“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旅游团少了,访问点的吸引力还没显露出来。叶团长相信,未来他们能接待更多外地游客,把书场的招牌带出杭州。 “那么我们还会增加演出场次,现在相声是每周4场,以后增加至6场;越剧从每个月2场,增加到每月4场……总之,让本地的、外地的朋友,都能看个够。我们争取月月出新作一部,年年推新人两对”。 另一方面,是硬件上的提升。春节前后,大华书场安装了电子大屏和电动幕布,更换了椅子,接下来在今年年底前,还将配合《杭州印象》的编排,升级灯光、音响设备,让舞台效果更多变。叶团长还打算深入运作抖音、微博、微信、大众点评、大麦网等平台,让传统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点点手机,就能收看精彩片段。 这么一改,票价会变吗?叶团长说,不变。按照现在的价格,评弹单场10元,相声50元、80元(前三排),越剧折子戏30元、50元(前三排)。 常来看的粉丝还可以选择联票,价格会更实惠。以评弹为例,15天联票的票价是90元、120元(前三排),买一次就能在15天内免费来听书,不限场次。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凌姝文 通讯员 池芳芳 编辑:高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