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江水进城 水质好不好?如何处理泥沙?滨江有一道把关的数字“自动闸” |
hwyst.hangzhou.com.cn 2021年03月17日 17:51:41 星期三 |
都市快报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杭州城市河道里的水,来自钱塘江。 在滨江区,钱塘江水通过华家排灌站和浦沿排灌站流入辖区的45条河道中。一年365天,这两个站点实行轮班制,今天你,明天我,确保非强降雨的日子,每天都能从钱塘江里引水入城。 当天的水质是否适合进城?不适合的话,如何处理?引水入城的背后,有一个数字平台:排灌站一体化平台。 每天50万立方米江水进入滨江 走路还是小跑?得听它的 排灌站一体化平台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监测水质,既要监测当天入城的钱塘江水水质,也要监测滨江的45条城市河道的水质情况。 一般情况下,一天大概有50万立方米的水要从这里进入滨江。当天的水质如何?滨江区排灌总站站长杨可栋说,工作人员会点击平台上的开闸按钮,先把头水放进来。 排灌站的入口闸处,有一个水质检测仪,会在头水进来后,迅速生成一个水质数值。由于滨江所处的是钱塘江的涌潮段,泥沙含量比较大,水的“浊度”容易超标,检测仪会重点关注这一数值。 “浊度”不超过30的话,排灌站的进水闸和出水闸会全部打开,钱塘江水穿过排灌站的400米跑道,直接奔向新浦河,并一路向东,四散开去。 但浊度一旦超过30,系统会自动启动排灌站的絮凝沉淀处理设备,向水中添加絮凝剂,让泥沙凝结成大颗粒,沉淀在400米跑道上。 这条400米的跑道,是钱塘江水入城的沉淀池。添加完絮凝剂后,系统会按照剂量与浊度测算,水流以什么样的速度通过400米跑道,在达到出口时,浊度可以降到30以下,并控制出口的闸门高度,来实现流速。 此时,水流到底是一路小跑,还是慢慢踱步进城,就靠这一套系统控制。如果浊度控制不好,最明显的就是,大家突然发现某条河里河水泛黄。通过系统控制,一般进城的水,透明度最高可以超过2米。 杨可栋说,每天放水16个小时,才能确保让每条河的水都流动起来。新水进来,以前的“老”水就流到北塘河去,继续流动起来。而一个排灌站每年大概要沉淀近3万吨泥沙。 浦新河、白马湖等主要河湖 有18个水质监测站 每20分钟测一下水质 “清水入城”只是确保河道水质的第一步。城市河道水质,更多是受城市管网系统等影响。滨江在浦新河、白马湖等主要河湖共安装了18个水质监测站。 水质监测站是一个个位于河道边的盒子,乍一看跟电箱一样。打开盒子,里面有一套自动检测设备,每20分钟就会摄取河水,自动添加试剂测试水质。“钱塘江水入城,我们最关注的指标是浊度,但城市河道,则最关注氨氮含量。”杨可栋说,这些水质监测站的数据会实时传到排灌站一体化平台上。测试指标正常,平台上会显示绿色标志,一旦有问题,则会变成橙色,并发出提醒。 “万一某条河水质突然变差,可以先溯源,查看排灌站当日的水质情况,再排查城市管网,一步步查出原因。” 这个平台,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智慧化系统,滨江区的河道、排灌站、闸站,全天候、全时段处于监控状态之下,水位、水质、水雨情的动态数据全部集合到平台上。水质一旦出现问题,也更容易查找出原因。 这个平台从2017年底投入使用至今已经4年多,滨江庞大的水数据全部汇聚在这个平台上,数字化程度非常高,但智慧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目前,这些数据的比对分析之后,依然需要人做出决策,再向平台发出指令。未来,希望能让平台在数据比对之后,可以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杨可栋说,智慧化升级已经在研发中,希望以后,这个平台能像阿尔法狗一样,高度智能化。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青 通讯员 杨约顺 编辑:高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