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点点就能兼职赚钱? 女大学生掉进圈套 刷单是违法行为 刷单广告都是诈骗 |
hwyst.hangzhou.com.cn 2022年01月11日 08:07:32 星期二 |
女大学生做“刷单”兼职 损失万余元 杭州日报讯 小朱今年20岁,正在杭州上大学二年级。闲着无聊,她经常上网浏览一些热门社交网站。一天,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想不想找个兼职,打工赚点生活费?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加一下我的微信。我们长期做兼职推荐,已经帮助很多大学生找到了理想的兼职,推荐成功才收费。”小朱一听,心动了。 加上微信后,对方的一番介绍让小朱觉得赚钱真容易。“我是炫石互娱公司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给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做打榜,目前需要招一批线上打榜人员,负责在主播的直播间打榜提高人气。”更诱人的是,“每一单有百分之五到八的佣金,但需要先在刷单平台上抢单并给主播打赏,才能获得佣金”。 不用出门,动动手指就能赚钱?小朱决定先试试看。她被对方拉进一个工作群,并抢到了66元钱的一个订单。“把订单截图发给客服,客服会发付款方式,并在三五分钟内进行核算。”对方把流程介绍完,就给小朱发送了一个支付宝付款码。 小朱扫码支付了66元,随后,她就收到了对方返还的69.3元。就这样不断刷单,接连做了三笔,她共获得了45.25元。“来钱还挺快啊!”小朱尝到了甜头。 然而,几次之后,游戏规则就发生了变化,做一单返利一单的方式取消了,替换的是做三单才返利一单。小朱也没引起警觉,继续根据对方的商品订单,不停地刷单。这之后,问题来了:返利始终没有进账。 “可能是系统出错,没有检测到您的订单……”“现在系统繁忙,订单需要稍后才能显示……”客服的一个个解释,让小朱有点迷茫。随后,对方告诉小朱:“系统终于恢复了,现在可以重新抢单,但只能抢超时订单,才能退钱。” 于是,小朱又开始不停地购买超时订单,一下子就刷了几十笔。可等了一两个小时,还是不见返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钱什么时候能够返还给我?”小朱急了,但客服没有回复。小朱赶紧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加她微信的兼职中介,中介也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最后干脆也没有了回复。 “怎么办,难道我遇到骗子了?”小朱马上找到大学辅导员老师。老师告诉她,肯定是上当受骗了,两人立即报警。算了下,小朱这回一不留意,共损失了1.2万元。 承诺返利给“甜头”,这是骗子常用诱饵 网络刷单足不出户,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完成,便利之余让骗子们也“大有作为”。骗子将刷单返利作为诱饵,并承诺返利、返佣金,实际上精心设计了一个圈套: 首先,犯罪嫌疑人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短信、抖音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等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 其次,犯罪嫌疑人利用话术进行诱骗,根据他们提供的链接或者APP进行购物付款操作,并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一般在刷单过程中,受骗人刷第一单时,犯罪嫌疑人会小额返利让对方先尝到甜头。最后,当受骗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嫌疑人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其拉黑。 近年来,兼职刷单类常见的有购物网站付款刷单,以谎称抖音、快手等视频直播软件提升人气为由刷粉丝、点赞等形式也越来越多,还有谎称博彩网做活动刷彩票流水的、谎称股票大盘提升交易活跃度刷股票交易的。 “动动手指”就能赚钱?天上不会掉馅饼 警方从多起案件中发现,此类诈骗案件中受骗人多为学生、待业或者工作较为空闲的人群,想着有时间赚些零钱,兼职刷单则刚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刷单看似本金要求少,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简单获利,这种方式引发了一部分人贪小便宜的心理。但其实,“天上不可能会掉馅饼”,背后都是圈套。 杭州市委政法委和本报再次提醒大家:刷单是违法行为,刷单广告都是诈骗! |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胡鸿 通讯员 叶翠英 郝小葳 编辑:陈周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