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媒体联动
 
这个龙鳞坝建得有点尴尬
hwyst.hangzhou.com.cn  2022年07月18日 11:21:56 星期一

建德一投资100多万元的景点迟迟难启用

建设方承认长期运营也有难度 

如鱼鳞般的一个个弧形台阶,水流漫过,形成一层层波光粼粼的小水池、小瀑布……炎炎夏日,不少乡村的龙鳞坝,成为人们嬉戏避暑的好去处。然而,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有一个投资上百万元新建成的龙鳞坝,却不见流水。

同是龙鳞坝,为何其他地方频成“网红”,而在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一位村民站在干涸的龙鳞坝上。 本报记者 魏志阳 摄

7月13日,记者来到之江村,远远可见龙鳞坝建在风景如画的新安绿道边,长约70米、宽6米左右,呈V字型。走近一看,只见坝体外侧是新安江,而坝体内侧则是被村民称为“内河”的河塘,因坝体阻隔,缺少流动,致使塘内四处长着水草,水体也显得有些浑浊。

与其他地方在山间溪流中顺势而建的鱼鳞坝不同,之江村的鱼鳞坝,不仅建在河塘边,而且水泥和小石头浇筑而成的弧形台阶,向内逐级而降。因此,这里如果要形成游客所期待的小瀑布群景观,就必须靠水泵一刻不停地将水抽到坝的上端才行。

据周边村民介绍,过去,水塘和新安江之间,是一个土坝。现在的龙鳞坝是去年春天开建的,去年下半年建成后,却一直没有使用过,更说不上有游客来玩了。

傍晚时分,来江边散步、聊天的村民多了起来。一提起龙鳞坝,不少村民表示很困惑。“以前,土坝下有很多出水孔与新安江相通,水很清澈,大家夏天会去塘里玩水。现在,水流明显减缓了,水也变脏了不少。”村民骆一清说,当初,相关单位建设这个龙鳞坝,很多村民并不知情。有村民说:“如果征求意见,我们肯定是不赞成的。因为它如果用起来,玩得人少、成本又高,不用起来嘛,光秃秃的,很突兀,和我们村的整体风貌不符。”

在新安绿道上,记者采访了一些游客。对之江村的龙鳞坝,他们大多不知情,也表示不感兴趣。一位来自杭州城区的游客直言,之江村紧邻新安江,自然风光就很有特色,不需要刻意模仿网红景点,“如果要看龙鳞坝,我们肯定会选择在溪流间依托坝体自然形成的,怎么可能大老远地跑来看一个规模不大又没特色的人造景点?”

那么,这个龙鳞坝因何而建?建成后又为何一直没有启用?负责建设的建德高铁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龙鳞坝是根据当地规委会通过的《下涯镇之江村乡村振兴项目暨策划规划及村庄整治方案》而建的,2021年3月开工,当年底基本完成,投资100多万元,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个景点,带动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增收。至于迟迟未能启用,主要是因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在周边局部房屋征迁等政策处理上遇到一些问题,致使堤坝绿道及路下供电电缆不能贯通,至今未能竣工验收及投入使用。

不过,该负责人也承认,这个鱼鳞坝确实需要水泵抽水才能运营,即使能投入使用,成本较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流支撑,长期运营有难度。

“现在各地对乡村旅游十分重视,但简单重复的网红景点模仿现象,既花了不少钱,又产生不了效益,甚至还影响或破坏了原有的环境,亟需引起重视。”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委员、浙江省社科院智库首席专家杨建华表示,之江村龙鳞坝的尴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乡村旅游开发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共赢发展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王晨辉 魏志阳 编辑:高婷婷
“拦路墩”,撤了! 杭州地铁口车辆乱停放,何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鱼鳞般的一个个弧形台阶,水流漫过,形成一层层波光粼粼的小水池、小瀑布……炎炎夏日,不少乡村的龙鳞坝,成为人们嬉戏避暑的好去处。然而,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有一个投资上百万元新建成的龙鳞坝,却不见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