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媒体联动
 
道路提升改造后树怎么变少了?新城的行道树为什么那么少?
hwyst.hangzhou.com.cn  2022年08月24日 07:55:33 星期三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在夏日某一天的同一时间段,分别测量南山路悬铃木树荫下的路面温度与南山路全光照的路面温度,前者温度33摄氏度,后者则高达55摄氏度。

林荫道的降温作用有多显著,结果不言而喻。

打造高温韧性城市,让城市降温,市民呼声最高的方式就是种树。昨天,我们推出了打造高温韧性城市的第一篇报道——高温炙烤下,城市怎么办?(相关报道详见都市快报8月23日03版),大家反响热烈。

橙柿直通车记者随后专访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绿化处,帮市民问问,杭州能不能再绿一点?

今年新增绿地面积将超1000万平方米

道路提升改造后 绿化要补充建设

问:近年来,杭州的绿地面积如何变化?

市园文局绿化处:近年来,杭州每年新增绿地在800万-1000万平方米,相当于1.5个西湖。去年我们新增了1084万平方米的绿地面积,今年也要超过1000万平方米。截至6月底,杭州市已新增绿地709万平方米,完成今年扩绿计划的70.9%。

这1000万平方米的绿地,来自杭州的角角落落。首先是城市新建道路,沿线绿化带必不可少;然后城市规划中形成的居住区,就有相应的公园布局;另外杭州作为江南水乡,河道两岸的滨水环境也是需要重点打造的绿化项目。

很多市民会好奇,绿地面积每年增加1000万平方米,出门看看却发现没啥变化。实际上,这也和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近年来,城市界面在不断拓宽,杭州涌现了不少新城。在一些崭新的城市界面中,我们看到了新的商品房小区,新的城市道路,新的诸如医院、学校等城市基础设施。

在城市新板块形成居住氛围后,就需要更多的自然气息。新的道路需要建设绿化带;新的居住区需要根据人口密度建设相应面积的公园。

比如九堡与乔司,在近年来形成了浓厚的居住氛围,有小区,有商业,有快速路,也有地铁,这样的一个板块,怎么能没有相应的绿化建设呢?因此丰收湖公园开放后成为不少杭州市民休闲娱乐、放松踏青的好去处。

除了这一部分填补城市新板块绿化界面的建设,我们还要针对全杭州范围内的绿化进行填补。现在杭州有不少道路都经过了道路提升改造,我们要对这些道路绿化进行补充建设。

今年,市园文局还要对杭州市范围内的各处道路进行普查排查,保证没有绿化建设遗漏的项目。

绿化既要考虑城市生态的重要性 也要考虑到市民百姓的日常需求

问:也有市民说,家门口的道路提升改造之后,树变少了,树荫也没有那么浓了。在杭州绿化建设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市园文局绿化处: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是会出现类似情况的。

杭州在进入现代化发展后,城市界面在扩张。其实扩张不仅仅是二维的,我们可以看到高楼平地起,也要知道更多的地下空间被我们所用。

市民们提出,树木变少了。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原因也有很多。比如,杭州正在发展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同时也有非常多的地铁上盖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建设项目,这样的建设项目是立体的,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管线去做支撑。

并不是所有路都能像马塍路那样有条件做到“一树一方案”来恢复原貌的。如果触及城市地下空间,地面绿化就会受到影响,没有足够空间让树木扎根,林荫道的形成也会慢不少。

杭州作为国际现代化都市,城市的高水准、现代化发展建设是必经之路。但应该为了大马路与高架桥放弃绿化吗?答案是否定的。

数十年的大树遮阴,能让夏天的路面降温20摄氏度;城市里的小公园,为市民生活增添更多人文色彩;现代化城市与自然生态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拉近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度。近几年的高架绿化、立体绿化,都是绿化部门努力实现“见缝插绿”的效果。

在园文工作中,一直遵循三个工作原则:生态打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我们建设绿化,既要考虑城市生态的重要性,也要考虑到市民百姓的日常需求,这也是我们工作上对自然和社会人文方面的考量。

到2035年 将建成林荫道约500条 全长约1900千米

问:如果说城市建设越来越三维立体,林荫道是不是会越来越少了?也有市民担忧,觉得身边诸如保俶路、体育场路等林荫道会消失不见。

市园文局绿化处:市民百姓的文明程度是非常高的。他们对城市绿化的担忧,也是对城市发展建设的思索。可以肯定地说,城市林荫道还会一直存在下去,并且会越来越多。

林荫道是城市慢行系统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扎根基础。杭州市于2021年做了《杭州市林荫道系统专项规划》。放眼未来,到2035年,杭州将规划建成林荫道约500条,全长约1900千米。

西湖区的杭大路、莫干山路,拱墅区的运河林荫道,萧山区的人民路、体育路,富阳区的桂花路等等,杭州全市有非常多的林荫道,这些道路是要在城市建设中加以保护的。

同时,今年上半年我们参与了《杭州市道路建设设计导则》,同步启动了《杭州市林荫道设计导则》,旨在于道路建设和绿化建设中找到更好的平衡点,给杭州市创造更多的林荫道,为市民提供更多适宜出行的道路环境。

全市共计57万余株行道树

请给新种城市道路行道树一点时间

问:杭州的行道树要几年才能长成绿荫?

市园文局绿化处:今年新建道路到目前为止新种植了20810棵行道树,今年预计新种3万余棵。对此,我们也想说,请给新种城市道路行道树一点时间。

目前大家在路上看到的行道树,一种是属于本土树种,适合在杭州的土壤生长,本土树种所占的比例较大;另外一种则是经过本土化培育的树种,已经可以适应杭州的气候环境、土壤环境,正常存活。

全市共计57万余株行道树,行道树种类45种,行道树中胸径60厘米以上2000余棵,主要树种为香樟、黄山栾树、悬铃木、银杏、无患子。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杭州,一株行道树3-5年成型,是很理想的状态,我们选择的一般是中等或偏快的树种,比如少果悬铃木,基本上3年就可以成型。因此,我们也向社会各界倡议:多种树,保护大树,就是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和城市记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陈彬 编辑:郑海云
“按铃下车”的公交车会越来越多吗?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道路提升改造后树怎么变少了?新城的行道树为什么那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