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媒体联动
 
文一西路隧道开通 杭州城区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hwyst.hangzhou.com.cn  2024年06月19日 11:16:42 星期三

50分钟左右,从杭州最东边开到未来科技城


昨天晚高峰期间,文一西路隧道(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里面车流平稳。因为隧道开通,文一西路路面交通相应作出改变,不能直接上紫金港立交,不少车主还不了解这次改道,导致文一西路路面车流较大,行驶缓慢。记者 黄煜轩 摄

昨天14:00,文一西路隧道(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开通了。

至此,至杭州绕城范围内“四纵五横”快速路网的断点已经全部打通。

杭州城区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文一西路隧道(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东起紫金港立交西侧,西至荆长大道以西,全长约4.06公里,地面道路为双向六车道主干路规模,快速路主线为地下隧道形式。

这条隧道的通车,打通了“德胜—文一快速路”的最后断点。作为杭州快速路网的最长“一横”,“德胜—文一快速路”目前全长55公里,全程没有一个红绿灯。

之后文一西路还将继续西延,直达临安区科技大道。文一西路西延隧道一期施工眼下已接近尾声,力争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文一西路西延二期工程进展达到20%,三期工程力争年底动工。

目前,杭州全市快速路网建成通车总里程达512公里,已实现“十城区”全覆盖,绕城高速内“四纵五横”快速路全面建成,杭州城区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28分钟从武林广场到杭州西站

文一西路隧道(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通车后,将大幅提高城西区域远距离快捷通达能力。究竟多快?记者昨天下午分别从大江东和武林广场出发,体验了快速路网的丝滑。

我们从市中心武林广场出发,经上塘高架、德胜快速路、文一路隧道,进入文一西路隧道,再走运溪高架,到达西站。

我们现场实测,通过文一西路隧道(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大约用了4分钟,从中河立交到杭州西站,一共用了28分钟,全程十分畅通。

55公里享受没有红绿灯的快速路

另一路跟着周先生出发。周先生住在钱塘区大江东的云上学府,在未来科技城余杭区政府附近上班,刚好是杭州东西两端,相距50公里左右。

周先生之前开车通勤,全程需要1小时15分左右。随着地铁线路增加,他有时也选择地铁通勤,但需要8号线换乘1号线、19号线,再换乘3号线,全程1小时45分钟,“比开车时间长,但不堵车,人也轻松些”。

听说文一西路隧道全线贯通了,周先生特地在昨天下午开车体验新隧道。

让他没想到的是,从江东大道上快速路,经过德胜快速路,再到文一路隧道,接着是两段文一西路隧道,直到运溪高架口出隧道,全程一个红绿灯都没有。

“46分钟!我就从最东边的大江东,到了西边的未来科技城。一路上的隧道真的很通畅。”周先生说,虽然早晚高峰车流量会变大,但他依旧选择开车上下班,“的确方便了许多”。

晚高峰车流量变大

文一西路辅路交通压力增加

昨天17:10,晚高峰到来,不少家住城西或工作在城西的居民,都选择了新开通的文一西路隧道,体验55公里“一路无红绿灯”的畅行。

文一西路隧道内的车流量逐渐增加。不过,车速依然能保持70公里/小时左右,整体通行还是挺顺畅的。

“晚高峰快速路西向东的交通压力并不大,因为人们下班的时间相对分散,车流不会特别集中。”家住蒋村花园的郁女士说,倒是地面的文一西路辅路,车流速度渐渐变得缓慢。

隧道开通前,大家通过文一西路地面道路,西向东可进入文一路隧道、紫金港立交。但隧道通车后,文一西路地面道路不能在蒋村花园附近入口进入文一路隧道和紫金港立交,要从蒋墩路东侧匝道先进入文一西路隧道,再进入文一路隧道和紫金港立交。

不少车主还不清楚状况,选择了路面通行,发现路口封闭后,一时不知道该往哪里开,于是造成了文一西路紫金港立交交叉口,车流行驶缓慢的情况。

我们再次特别提醒:

如果大家经文一路隧道自东向西进入文一西路隧道,可以在崇义路出口和聚橙路出口离开隧道;

如果大家是自西向东行驶想进入隧道,可以选择在聚橙路东侧或蒋墩路东侧驶入隧道。

隧道刚开通,有通行需求的朋友,建议先观察一段时间,再根据路况选择通勤线路。交警部门预测,沿文一西路隧道东向西方向,道路交通状况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但西往东方向,早晚高峰预计会产生较大拥堵。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根据交警部门的通告,文一西路隧道(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禁止非浙A号牌小客车在工作日高峰时段(7:00至10:00、16:00至19:00)通行,请大家遵守规则出行。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岳雁 编辑:程慧雨
中山北路天水巷南北方向 红绿灯时长能改一改吗?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