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杭州16年的“小红车” 为什么越来越“好骑”了? |
hwyst.hangzhou.com.cn 2024年11月06日 08:40:06 星期三 |
“杭州街头的‘小红车’好像越来越好骑了!”“还是‘小红车’骑着舒服,脚踩起来很轻松,龙头把着也很稳。”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杭州市民和外地游客发帖留言点赞杭州公共自行车,还有网友将杭州公共自行车称为“杭州最贴心的城市福利之一”。 截至2024年10月底,杭州公共自行车已拥有5690处服务点、15.77万辆,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日最高租用量达47.30万余人次,累计租用量达13.79亿人次。2011年,凭借“世界最大公共自行车”项目起源地,杭州作为唯一的中国城市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旅游频道评为“全球8个提供最棒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之一”。 自2008年公共自行车上路,距离“小红车”第一次与大家见面,已经过去了16个年头。它为什么越来越“好骑”了? 为了让“小红车”好骑又耐用 曾尝试过多种轮胎 一辆自行车想要骑着舒适,轮胎十分关键。 2008年,第一代“小红车”采用的是普通的充气轮胎,使用频率高,轮胎就会出现磨损、刺破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共自行车公司在增加保养维修频率的同时,尝试采用更耐用的轮胎。 不会被异物刺破且不易磨损的实心轮胎怎么样?然而装上实心轮胎的“小红车”在杭州街头出现后,不少市民觉得“难骑”“吃力”。 不用充气也不怕钉子的蜂窝轮胎怎么样?试用之后大家仍然反映没有老款的充气轮胎舒适。 升级版防刺轮胎怎么样?这种轮胎也需要充气,但材质加强了,不会轻易刺破、磨损,市民游客的反响普遍较好,骑起来轻松,也相对灵活。 如今的“小红车”,普遍都使用了升级版防刺轮胎。 在“小红车”迭代更新的过程中,坐垫和脚踏板也进行了改进。 早期的坐垫很柔软,却极易被划破,进而渗水。后来采用硬坐垫,但使用多了会被压实,不够舒适。最后通过不断升级优化,坐垫变得柔软厚实,方便上下调节,更适合市民骑车上下班通勤、游客骑车游玩。脚踏板则变得更宽,骑车时踩着更舒适稳当。 免费使用率达到98% 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福利” 杭州公共自行车实行1小时内免费租用;1小时以上每小时收取1元租车费用(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单次租车,每日5元封顶。 目前,“小红车”免费使用率达到98%,按照1元/次的计费标准,已为市民游客省下约13.51亿元的出行成本,这是让“小红车”被不少人称为“城市福利”的重要原因。 “小红车”是一个城市的服务系统,它“越来越好骑”,不仅因为车辆本身优化,更因为整体服务不断提质升级。 以租借方式为例,早期“小红车”必须凭卡租借,来杭州游玩的外地游客想骑“小红车”,需要先办一张临时的公共自行车租用卡,缴纳保证金并充值后才可以使用,寻找办卡点和后续退卡也要花时间精力。 随着智能手机和二维码的普及,“小红车”对锁止器等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推出扫码骑车服务,只需要用手机扫码就可以完成租车和还车,外地游客不用再为办卡而纠结,杭州市民也不用为了骑“小红车”而多带一张卡。 “小红车”服务点布局 跟随市民出行习惯不断优化 在“小红车”上线运营的最初几年,过了晚上9点,就无法租还了。后来,推出了部分24小时服务点,但夜间骑“小红车”出行依然不便。 2017年,杭州公共自行车不再设置“打烊时间”,实行24小时服务,还推出“隔夜还车”功能,让大家全天都可以安心骑“小红车”。 2019年,杭州主城区的公共自行车与周边区域实现了“通借通还”,例如骑车往来滨江与萧山,不会再发生“过界”之后,找不到还车点又需要骑回去还车的尴尬。 骑到目的地的服务点之后,发现还车点内的车桩已经停满了车,怎么办? 经过技术迭代,2022年,“小红车”试点推出电子围栏服务,通过对服务点进行电子围栏改造,实现了实体桩与电子围栏的融合,“小红车”既能在实体桩上租还,也能在电子围栏内租还,迈出了解决“还车难”的关键一步。 目前杭州已有电子围栏服务点700余处,预计年底将超过1000处,初步形成规模,完成了服务网络“实体桩+电子围栏”模式的重构。 趁着建设电子围栏的契机,2024年5月,杭州公共自行车还启动了服务网络的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及现场勘探,拆除、合并部分使用量低、设点密度高的服务点,并根据市民出行习惯新增服务点。 比如“地铁+公共自行车”已是许多市民的日常出行习惯,“小红车”服务点将围绕地铁站、道路开通,同时结合新建小区、综合体、商场、学校、医院等优化新增服务点。对租用需求大又具备条件的服务点进行电子围栏改造及扩容,实现主城区服务点布局更合理、更贴近出行需求。 好骑的“小红车”还越来越好看 成为游客来杭州的“必拍风景” 作为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公共设施,“小红车”不仅需要好骑,也需要好看。 可能有市民还记得,早期“小红车”的车筐是塑料的,经过风吹日晒,红色塑料车筐会褪色、破损,有的还会被贴上小广告。 2013年上路的第三代“小红车”,将塑料车筐更换为铝合金车筐,镂空的设计和不易粘贴的材质,让“牛皮癣”无法粘上车筐,也能提醒市民游客骑行后及时带走随身物品。 此外,“小红车”后轮处的挡泥板也多次升级,第一代的分体式广告泥板无法匹配骑行强度,“第二代”更换为连体式挡泥板,如今更是换成了轻量型广告泥板,进一步铲除各种小广告的生存空间。小红车的“颜值”也更加简洁亮丽。 防盗鞍管、整车防锈以及轴承式的全面应用,让“小红车”变得更美观、精致。 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小红车”悠然驶过,这一画面成为很多外地游客来杭州的“必拍风景”。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黄煜轩 通讯员 邢煜 编辑:程慧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