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媒体联动
 
一周投诉近30起良渚“野生夜市”扰民让人闹心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10月31日 10:19:57 星期五

昌运里三区西门夜市,有穿制服人员在劝阻摊主。

流动摊贩扎堆侵占车道。

“余杭区良渚街道昌运里3区西门每晚18:00至次日凌晨02:00有无证摊贩售卖烧烤,油烟扰民。此前曾交办,但问题未解决,要求继续处理。”10月29日,记者从杭州12345热线了解到,有多起居民投诉夜市扰民的问题。

根据杭州12345热线的记录显示,9月22日0时至9月28日24时,热线总共接到近30起关于良渚街道无证摆摊的投诉,这些投诉主要涉及的正是野生夜市油烟扰民、摆摊堵路等问题。在良运家园、昌运里3区西门等地,“野生夜市”更让包括周边商家、居民、行人在内的群体产生不满。10月29日、10月30日,记者连续两天前往现场走访。记者发现,无证摊贩自发组成的“野生夜市”正在消减人们对于城市烟火气的好感。

屡次劝阻但收效不大 昌运里三区夜市引争议

10月29日晚上10点,记者根据12345热线提供的投诉信息来到了余杭区良渚街道昌运里三区西门外,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烧烤味。记者从小区门口沿着储运路向南步行至通益路路口,不到两百米的路段上挤着92辆夜市餐车,这些餐车分列道路两旁,停靠在慢车道上,中间仅留出一条可供一辆车通行的距离,不少车辆在行至此路段时,无奈选择横跨路中间的双黄线行驶。

餐车旁的行人道则摆放着遮蔽风雨的大帐篷供顾客落座就餐,来往行人无法通行,只能走在机动车道上,进一步加剧了道路通行难度。一位路人表示,遇到晴天大家还能贴着夜市摊位走路,到了下雨天打着伞,车来车往非常不方便更不安全。

夜市的出现也增加了停靠车辆的数量。仅10月29日晚上11点整至11点30分这段时间里,就有7辆汽车停靠在快车道上购买夜市食品,在三者的叠加下,路面的交通状况颇为复杂。

夜市餐车拥堵交通的同时,还带来了另一危害——随意悬挂的燃气瓶。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夜市摊主选择燃气瓶作为燃料,一些摊主更将燃气瓶挂在餐车的外侧,无视来往车辆可能与燃气瓶碰撞摩擦的安全隐患。一位正在用力翻炒鸡块的摊主对此并不在意。“这条路上车子不多,不会撞上的。”

夜市开得红红火火,昌运里三区的居民却在日复一日的投诉中与夜市共存。住在昌运里三区6幢的业主陶女士抱怨称,这些夜市摊位多以烧烤、油炸小吃为主,油烟味重,很影响居住环境。“夜市从今年五六月出现,我家的窗户就在夜市上面,整个夏天窗户都不敢开,但屋子里还是一股挡不住的油烟味。”类似的情况也让同小区5幢的业主苦恼。“我是鼻炎患者,楼下的臭豆腐味道太冲,害得我经常流涕。”

对于夜市不断“侵占”小区出口的情况,小区保安老翁也颇为无奈。他介绍,这处夜市原本集中在上塘高架桥下,后来餐车越来越多,夜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摆到小区门口了,一些业主的车辆转弯进小区都困难。“我们对这些摊主屡次劝阻,但收效不大,一些夜市摊主还会因此和我们吵架。”一面是业主的投诉,一面是摊主的我行我素,老翁也无可奈何。

“野生夜市”也让道路清洁成为一件难事。10月30日凌晨1点,当昌运里三区夜市逐渐散去时,地面上残留的碎骨、废纸、竹签和塑料袋成为动物的目标,在生炒鸡摊位的垃圾堆旁,几只野狗在争抢骨头,在行人道的砖石上,滑腻的汤汁在路灯下泛着油光。“我们已经请摊主们带走自己的垃圾了,可还是有不少垃圾留在这里,毕竟我们管不了小区外的事啊。”昌运里三区保安说。

10月30日凌晨1点,昌运里三区西门“野生夜市”残留一地的垃圾。

“野生夜市靠低成本抢走了我的生意” 有沿街商家营收下跌三成

野生夜市拥堵交通的同时,也让周围的商家苦不堪言。根据12345投诉信息,记者来到余杭良渚街道吴家库社区良运家园139号门口,附近商户表示这个小规模的野生夜市已经扎根近两年。“经久不衰”的原因就在于靠近杭行路地铁站G1出口。“我们这里原本生意很好的,既靠近地铁口,又是小区的出入口,一天的营业额至少有400元,可自从这些流动摊贩来了后,营业额最少降了三成,我的房租都快付不出了。”柳丫鸭门店良运家园老板陈建红说,“野生夜市抢走了我的生意!”

“这些无证摊贩就是蹭我们的流量,我们这些店面一般凌晨1点打烊,他们也凌晨1点收摊。”更让陈建红生气的是,一些摊贩通过压价的方式抢夺沿街商家的生意。“我隔壁店老板的炒饭卖8元一份,摊贩就把价格压到7元一份,甚至扬言如果我们再降价,他还是会比我们便宜1元。”

和陈建红有同感的商家不在少数。记者走访了附近的固定商家了解到,自从这些摊贩摆摊后,他们的生意就一落千丈。“我们或多或少都要缴纳房租和水电费,可那些摊贩只要一口锅一辆车就能和我们抢生意,实在不公平。”

“我也多次向相关部门投诉这些流动摊贩,也的确会有管理人员到场劝离他们,可管理人员前脚一走,流动摊贩后脚又回来了,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这一年多我看得太多了。”陈建红说。

夜市流动摊贩的出现也让附近三公里的外卖商家感受到了压力。黑哥饮料摊的摊主“黑哥”是昌运里三区的小网红,他每天都会出现在昌运里三区的夜市,在近半年的摆摊中,他一点点积累起了一个248人的微信群。“这些群友都是喝了我的饮料觉得好的顾客,他们在微信上找我下单,我可以提供3公里内的免费送货。”黑哥对于自己的生意经颇为自得。“这个微信群不是普通点单那么简单,每天群里都会有抽奖,抽中奖的群友可以免费获得一杯饮品,还有机会获得我左右两个摊位提供的甩饼或小吃。”黑哥灵活的头脑也让他和他的邻居们获得了流量。“通过微信点单的顾客和线下的顾客基本实现1:2,线上的都是老顾客,线下的都是新朋友。”有类似模式的摊主数量并不少,这也直接抢占了三公里范围内商家的生意。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夜市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

“野生夜市”的出现让一部分人烦恼,也让一些人饱暖。

江苏人董诗林在杭州从事网约车行业,他租住的房子离昌运里三区的夜市只有5分钟步行路程,这处夜市被他和朋友称作高架桥夜市。“网约车司机一般都要凌晨收车回家,昌运里三区周围住户非常多,但缺少夜宵店和饭店,这可能是这个夜市能火起来的原因之一。”

董诗林坦言,“距离我家最近的美食聚集地是万达广场,可我骑电瓶车过去都要15分钟,很不方便,而且那里的菜品相对较贵,没有夜市实惠。”董诗林的想法代表了部分人的看法。

家住昌运里一区的业主章女士介绍,自己是直播从业者,日常生活不规律,周边餐饮店无法满足她的日常所需。“我租到这里的原因之一就是附近有夜市,即便我深夜结束直播,也可以下楼吃到现做的饭菜,毕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记者在昌运里三区附近走访后发现,该地段聚集了包括星汇园、青芒公寓、建发·缦云、昌运里一区、昌运里二区、运河印象等在内的多个小区,人口众多,但附近的餐饮店数量相对较少,距离较近的是名为忠意面馆的店面,距离昌运里三区近400米,高德地图显示,以昌运里三区西门为圆心,500米内的餐厅仅为14家,这远远无法满足周边居民所需。

夜市的出现并非毫无道理,有摊主表示,昌运里三区能形成如此规模的“野生夜市”,一方面是流动餐车越来越多, 大家都有趋众效应,另一方面则是附近居民的确有就餐的需要。“如果附近居民没有就餐的需求,我们在这里摆摊也不会有生意。”

我们也想找个固定夜市 烟火气与规则究竟如何平衡

10月30日晚上8点,天空中下着小雨,昌运里三区西门外夜市的“369小火锅”摊主王友的遮雨帐篷里坐满了顾客,从黑龙江来杭州创业的李军,此时他正和同事们一起在王友的摊位里聚会。他透露,自己的初创公司就在昌运里三区附近,每周他都会带员工来夜市聚餐。“这个摊主是我的东北老乡,手艺带着老家的味道,吃着暖心。”李军介绍,他的公司一共9个员工,600元钱能点一大桌子菜,大家都能吃得肚子滚圆。“特别是这家店还有我老家的炸蛐蛐,别提有多带劲了!”

谈及为何要在昌运里三区街头摆摊,王友有些无奈。“我以前在海宁做流动烧烤,后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自称是夜市运营的老板,在对方介绍下,我花了十几万元买下了所谓的夜市摊位,最后对方人间蒸发了,听说杭州现在夜市经济很热,我也跟着老乡来碰碰运气。”

王友坦言,自己并非想做无证摊贩,但有了之前的遭遇不敢轻易相信。“我也去看过一些固定夜市,但最终还是没有入驻,这些夜市有的租金太高,有的地段太差,我也没有太好的选择,只能先在这里过渡。”

在黑哥的摊位里摆着三个保温桶,分别装着绿豆汤、鲜炖烤梨和玉米汁。“夏天,我家的绿豆汤是整个夜市最火的,一晚上能卖出100多杯,现在冷了,鲜炖烤梨销量好,一天能卖60杯。”谈及是否想找个固定滩位时,黑哥连连点头。“我们也想找个固定夜市,前提是收费别太贵,一天付20元清洁费,我能接受。”

而昌运里三区夜市的常客董诗林则早就在心里给夜市找好了固定场所。“我觉得,夜市旁油库路的停车场是安置夜市的好地方,那里靠近现在的夜市,又有足够大的场地,摊主们每天付点清运费既保留了烟火气,还给周边居民便利,一举两得。”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朱光函 文/摄 编辑:程慧雨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城西分中心落地云城 共建“公园里的青少年宫” 地铁18号线这个TOD项目开工 计划5年完成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动态
·2020年度杭州“民意好声音”奖发布 杭州网喜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4]1106-049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