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道路和天桥升级了 科技、文化元素让出行更有温度 |
|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11月07日 09:15:08 星期五 |
|
漫步在上城区街头,不少市民发现,浣纱路、复兴立交地面路段和天东桥栏杆悄然焕新颜。近日,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完成了一系列道路加固与改造工程,不仅提升了道路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更在细节中注入了人文关怀,打造更具温度的出行环境。 公交站路面抗压有新招 环氧沥青技术显神通 复兴立交地面段,特别是三郎庙公交站点,长期承受着公交车高频次碾压和集中荷载的考验,路面损耗严重。 此次城管部门创新采用EA环氧沥青技术对路面面层进行升级。这项技术的核心突破在于将环氧树脂引入传统沥青体系,通过物理共混与化学交联的双重作用,构建出“刚柔并济”的新型复合结构,既完整保留了沥青材料的柔韧性,能适应路面基层形变,有效缓解温缩开裂,又充分融入环氧树脂的高强度刚性,大幅增强面层结构承载力,延长公交站点路面的使用寿命,为公共交通通行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人行道改造安全更暖心 无障碍设施全面升级 推进车行道路面加固工程的同时,上城城管部门还开展了人行道无障碍设施系统性升级改造,精准破解特殊群体的出行痛点。 工程人员全面排查并修复破损、松动的人行道地砖与平侧石,处理起拱的树池,确保路面平整无高差;同时,严格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化改造盲道、规整盲道走向、替换磨损盲道砖,保障盲道连续畅通。 不止是上城区,今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在无障碍通行建设上持续发力,打通市政设施连接的卡点堵点,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安全、便捷出行。据统计,杭州市5069公里的城市道路,缘石坡道覆盖率目前已超过90%;近年来,在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设施方面,全市增设无障碍垂直电梯、升降平台、电动扶梯共463台。 天东桥“变身” 安全与文化并重 横跨上塘河、连接东风港路的天东桥,是周边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经过维修加固,这座承载着无数人通勤记忆的桥梁,近日以更安全、更雅致的姿态重新亮相。 维修后的天东桥护栏顶部新增了带有南宋瓷碗寓意的墩子,温润的线条、古朴的设计,将千年宋韵浓缩于桥梁之上,实现了功能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同时,施工人员对桥梁进行了全方位“体检”,更换了全桥栏杆122米、接坡道路栏杆592米,用芝麻灰花岗岩侧石替换破损部分,并对桥梁支座进行除锈和防锈处理,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如今行走在天东桥上,稳固的护栏、平整的桥面让市民更安心、更踏实。 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 |
|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任彦 通讯员 方宵鸳 周琛 编辑:程慧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