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没有桥的日子里,渡口坐船是两岸百姓唯一的通行方式。 2、在等船的间隙洗洗弄弄,时间在这里变慢。 3、站在即将靠岸的船上,看渡口。来坐船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4、坐船来往最多的,多是做些小买卖的生意人。 当年许多在江两岸来回跑换鸡毛换粮票的人,如今都做上了老板。 袁浦渡口管理站站长赵福高站在岸边,目送载了五六个客人的渡船缓缓离岸,驶向江对面的萧山闻堰。 渡船打个来回只需要15分钟,但赵福高站在岸边凝望了很久,表情有些惆怅。 赵福高是1979年来到袁浦渡口的,这一干就是整30年,然而在袁浦渡 口的上游几百米,也就是一桥和五桥之间,马上要开建一座新的大桥——之江大桥,袁浦渡口这个“杭州最后的渡口”,也将在大桥建成时谢幕。 曾经要排队等待轮渡 前溯上个世纪初钱塘江上第一座轮渡,于记忆或许已经太早,那就不妨回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没有桥的日子里,渡口坐船成了两岸百姓唯一的通行方式。 极盛时钱塘江杭州段有五六个渡口同时运作。袁浦渡口最繁忙的时段是1979年到1985年间。那时,脑筋灵活的萧山人开始通过渡船的方式来岸这边做些小买卖:新鲜的蔬菜,零碎的针头线脑,生猛的活禽鱼虾,各种土长的苗木,江这边缺什么就卖什么换什么。等船的队伍往往会排上三四十米,一天需要来回渡上五六十趟,很是热闹。 后来,钱塘江上的桥多了起来,袁浦大桥造起来,之江轮渡撤了,四桥造好了,南星桥轮渡也没了。 现在袁浦渡口每天平均也只开出25趟班次,半小时一班。配备的两艘摆渡船,平时只动用一艘,另一艘则作为应急船。 即便如此,等到开船时刻,不算窄小的轮渡仓仍显得人数寥寥。 老赵说,他亲眼看着当年许多在江两岸来回跑换鸡毛换粮票的人都做上了老板,开上了汽车,“他们再也不用摆渡过江了。” 最后的渡口,最后的摆渡人 “没桥的时候,可不都是靠轮渡过得江。”见证袁浦渡口黄金时代的赵福高说,“那会儿坐轮渡过江都要排队,一排就排到了码头开外。” “做过船工、喊号员,也自己开过一段时间轮渡。那时候,开船可也是要持证上岗的,马虎不得。”摆渡在老赵眼里是件了不得的技术活,起先的时候还没有电动马达,船只都是最简单的小木船,怎么掌舵,怎么维持船身平衡都有技巧。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钱塘江上的造桥速度开始加快,算上去年年底通车的九桥,现在钱塘江的大桥已经达到了7座。而钱塘江两岸的渡口则开始陆续减少。自2007年6月五堡渡口轮船停运以后,袁浦渡口已是钱塘江杭州段两岸的最后一个渡口。 没有人比赵福高更熟稔江两岸的变迁:“对岸原先望过去是空的,先是造起了一片矮房,后来盖了高楼,慢慢的连成一片。现在,已经完全改模样了。”赵福高指着江对岸叠生丛起的高楼住宅和崭新的现代化玻璃大厦说。 这些高楼大厦,俨然是对岸由乡村向城市脱胎换骨的新地标。 “将来之江大桥造起来,这个渡口也拆了怎么办?” 老赵摆摆手,“到时候再说呗,那会儿我也该退了。”他背转身,重又望向了对岸。 一根拴船的细铁棒标志着渡口的存在。这也是唯一的标志。 (本文写于2009年2月5日 编者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