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一个农村”的变革 |
2010年09月05日 06:12:39 星期日 杭州日报 |
德清者,“人有德行,如水至清”也。 德清这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和古代防风文化的江南秀城,不止山水毓秀、特产丰富、民风淳厚、人文荟萃,如今也一直走在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前列,在省发改委和省统计局联合公布的《浙江省2008年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德清县综合得分为78.4分,在湖州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在浙江省61个县市区中高居16位。根据评价得分,德清县早已经由基本统筹(45-65分)转向整体协调(65-85分)阶段。 如此高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只有43万人口的德清是如何做到的? 德清欲做城乡统筹优秀“全科生” 毋庸置疑,作为浙江省的一个县,德清的城乡一体化水平是排在前列的。谈到这些,县委书记王勤说:“全国百强县排名,我们只排在三十几位,但我们的特点是没有明显弱项,各项发展都齐头并进。没错,德清就是要做一名不偏科的‘全科生’。”的确,在全域规划布局、工业反哺农业、社会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城乡统筹,德清都做了不少文章。 王勤说,德清抓城乡统筹起步较早。从2002年起,德清就被选为省城乡就业统筹试点县,“从那时起,我们开始狠抓城乡统筹工作。我们认为‘一个县就是一个农村’,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一个统一思路,进行整体打造。” 德清的做法是:统筹城乡,基础先行。“我们首先狠抓农村老百姓最关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四个‘一体化’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路出台的。”王勤告诉记者。 王勤介绍说,四个“一体化”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县的投资、发展和人居环境,拉近了城乡距离,提高了城乡统筹水平。其中,“供水一体化”方面,西部乡镇结合各地地势、经济、人口居住状况,通过建设集中式供水设施逐步解决山区群众用水问题;德清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工作2005年就开始了,截至2009年底,已投入5300万元用于车辆的收购和更新,并在湖州市率先完成了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改造工作。同时,与全国首创的跨区域公交车K588也为杭州德清两地百姓带来了福音;“污水处理一体化”方面,全县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3家,污水日处理能力13.5万吨,概算总投资达到6.38亿元。 一个普通村庄的“垃圾革命” 城乡一体化,首先要攻克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老大难”。 王勤告诉记者,德清的农村“垃圾革命”,是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为重点,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自去年我县投入1亿元资金开展‘中国和美家园’建设以来,德清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显著成效。你们随便挑一个德清的乡村走走,就能发现这一显著变化。” 驱车来到德清县新市镇厚皋村,我们看到的是一派花红柳绿、荷叶田田、绿水绕堤的景象。村内走走,固定式垃圾箱、洞管式垃圾箱、垃圾中转站这些以往在城市里才能看到的设施,在这里也能看到。 在厚皋村党支部书记赵建荣的办公桌上,记者发现了一本《新市镇厚皋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制度》规定,村庄环境管理工作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同时不少于一次检查,并将每月检查情况做好记录,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另对认真负责的保洁员给予物质奖励。 赵建荣告诉记者,在德清提出打造“中国和美家园”后,他们村的“垃圾处理一体化”更有实效了。“以前的村庄和城市没法比,现在不同了,村里的垃圾即时清运,环境卫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还告诉记者,村内的保洁员都是按照县里公开招标的要求招聘的。针对以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一阵风”的情况,他们狠抓长效管理,这本《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就是为了持续保持环境改革成效而制定的。 赵建荣带记者随便在村内走了走,我们看到了建设得非常有序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在“改厕”后,村庄内的厕所垃圾也通过污水处理口及时排掉,彻底告别了过去的“露天厕所时代”。 据介绍, 今年,德清县专门下发了《德清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细则》,全力破解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老大难”问题,集全县之力累计投入4500万元左右用于农村“垃圾革命”。在每个行政村都将成立环卫站,确保真正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内垃圾无积存的目标。 |
作者:记者 张亦峥 陈炜 编辑:罗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