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全新亮相 |
hwyst.hangzhou.com.cn 2021年09月03日 11:04:08 星期五 |
杭州网讯 2021年秋季,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启用。9月5日,将迎来学生报到,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的全体师生将在这里开启新的征程。良渚校区是中国美术学院继南山、象山、张江之后的第四大校区。 良渚校区占地483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紧临良渚文化村和地铁2号线良渚站。目前开放投入使用的是第一期,还有10万余平方正在建设中,预计2023年将落成亮相。 9月2日,记者提前探营良渚校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来到校园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刻有“中国美术学院”的校石,继续往前行走,便看到坐落在校园中的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混泥土色的建筑,他们有着优美的弧度,像一个个独立的艺术品。 良渚校区应该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校园?这是主持良渚校区设计的建筑师张永和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张永和曾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持与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现任麻省理工实践教授及香港大学荣誉教授,2011—2017年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评委。 关于良渚校区的设计,他是这样思考的:一是未来设计教育必然具有跨界属性,教学体制及其校园空间都将在这一趋势中发生变革;二是建筑学对设计教育具有通用属性,无论是被实践的建筑、还是被体验的建筑都具有广义上的“不言之教”的作用。于是“绵延多义、居学一体”的良渚校区方案出炉了。 “我的设计理念是,‘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不应该分开来,学设计做研究的教室应该跟宿舍融为一体,我也不认为这是一个创新设计,这只是做对了一件事,就是不把宿舍和学习区分开,不是像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样,离开宿舍去上课,下了课再回到宿舍区”。张永和带领记者走到了学生宿舍楼,向记者介绍道,这里楼上就是宿舍,楼下就是工作坊,例如宿舍楼底层被设计为对应“学社制”的学社空间,宿舍楼底用以共同兴趣为核心的学生自组织课余使用。由于位于工坊与宿舍之间,学社既是水平工坊在宿舍的“教学绵延”,又是垂直宿舍在底层的“生活沉淀”,从宿舍途径学社进入工坊,“下楼”即可“上课”。 这个灵感来源于张永和在麻省理工大学担任建筑系主任期间见过许多学生在宿舍楼里办兴趣社,有“玩具火车”兴趣社,也有专门做自行车的兴趣社。“每个孩子的兴趣点都不同,学校里开设的课程不一定都能兼顾到这些兴趣,但孩子可以在这里自己把兴趣释放出来,这是一个学社空间。” 整座校园的布局,采用水平向自由延展的“绵延工坊”,利用基地四面环水、东高西低的地形,将校园设计为“东密西疏”,但东部密中有疏,西部疏中有密,二者通过绵延工坊和其间的叠石跌水相连,从而“疏密相间”,打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边界。 在校区空间布局上,则大多采用“差序院群”,即通过绵延工坊的单位错落形成“大中小微”的院落层次。 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认为,良渚校区应以创建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包豪斯/呼捷玛斯”为己任,以培养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学校根本宗旨,建立一所跨界的、无墙的、未来的校园。 跨界的学院——突破现有学科边界,实施跨界混合教育与精英教育。以“艺术—科技—商业”全面融合,打通艺术、工科、文科分野,从招生到培养,从研创到产业转化充分注重跨界融通。 无墙的学院——聚集国际最优秀的艺术、设计力量,建立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团队,融合学历教育、终身教育,建立开放创新的国际教育社区,建构无墙、无界的人才培养体系。 未来的学院——以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文思考与科技创新为基础,强调前瞻性、引领性的创新教育与研究,鼓励应用性、示范性的创新孵化与转化,以哲匠精神培育未来社会的创新者,以创新影响世界和服务人类。 未来,良渚校区将在艺术与设计、媒体与思想、创新与产业的循环转化、交互整合中,实现“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三个集聚效应,以设计学科的创新驱动,在推进“数智社会”建设、推动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文创产业的繁荣发展中发挥国美担当。 |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郑维维 通讯员 刘杨 编辑:首席编辑 张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