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之养老 总体完成率136.83% |
hwyst.hangzhou.com.cn 2021年11月04日 08:46:31 星期四 |
为民永无止境,快马更需加鞭,接近年底,2021年度的十件民生实事完成得怎么样了?都市快报联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推出“橙柿直通车·民生实事 我来监督”活动,十件民生实事,一件一件盘点总结,接受市民的监督。 该表扬的以人民的名义表扬,还要加油的继续鞭策,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共同擦亮杭州“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金字招牌。 今天橙柿直通车聚焦盘点十件民生实事之“养老”。 在今年2月召开的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全体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了2021年度市政府10件民生实事项目。 其中一条就是关于养老的:2021年计划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500张,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000户。 这项年初制定的民生实事到目前进展如何了? 日前记者从杭州市民政部门了解到,目标已经提前并超额完成,而且工作还在继续推进。 截至9月30日,全市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9家,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176户,打造康养联合体21家,新建养老机构床位数2219张,总体完成率达136.83%。 公办养老机构真的“一床难求”? 杭州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处: 有些福利院还有空余床位 之前,橙柿直通车接到老年读者反映,家门口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排了好几年还排不到。 对此,杭州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处吴强处长解释,确实存在“一床难求”的现象,像福利中心,1999年建的,是当年的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建得早,地理位置优越,运营成熟,在老人群体当中口碑高,入住需求高,这就造成“一床难求”的情况;实际上呢,杭州第三福利院床位尚有空余,不需要排队,由于地理位置、收费等一些原因,一些不是“刚需”的老人不愿去住。 影响老人选择养老院的因素很多,有身体和家庭状况、养老院是否公办、地理位置、收费管理等。 “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公办机构养老床位一床难求,主要还是老人的个人选择造成的。”吴强说,今年新建养老机构床位数2219张,整体上增加了供给,将有助于改善市民的养老需求。 加大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护理床位占比 给予入住补贴 为有效解决中、重度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困难,民政部门鼓励养老机构加大护理型床位占比。 杭州今年6月20日正式出台“机构护理补贴”制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将给予一定补贴。 其中,在社会办养老机构(含公建民营)进行全托服务的,给予600元/人/月的补贴,不满1个月的按20元/人/天计算;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中进行全托服务(30天以内)的,给予20元/人/天补贴,每月不超过600元。截至目前,累计已有900余名老人申请享受到了入住养老机构护理补贴。 老人防摔、行走便利设计 杭州适老化环境改造要推广到普通家庭 老人最怕摔。改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环境,防摔防撞,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保障。 由此,适老化环境改造应运而生。 2021年初全市制订的计划是帮助3000户困难家庭完成适老化环境改造,目前已完成4176户。 适老化改造的内容: 如厕洗澡安全。卫生间、浴室地面防滑处理,配备坐便器、洗澡椅,安装扶手等,降低意外风险。 室内行走便利。实施出入通道无障碍改造,室内墙体安装扶手(抓杆),加装夜间照明装置等,便于老人行走。 居家环境改善。对锈蚀水管、老化裸露用电线路改造等,改善居住环境。 智能监测跟进。安装物联网门磁监测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燃气监测报警器等,加强老年人安全监护。 辅具器材适配。适配与无障碍改造有关的辅具器材等,适应居家生活。 改造对象上,除了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作为适老化优先改造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等“三老人员”一并纳入改造并实现全覆盖。 主要由老年人家庭或通过社区自愿提出申请,街道、区级民政部门对相关信息进行审核,确定改造人员名单,委托专业社会组织(单位)开展“一对一”上门评估,“一户一策”定制改造方案,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 升级“家门口”养老 配合居家养老的,还有升级“家门口”养老。 吴强介绍,今年全市持续打造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按照“重综合、强辐射”的功能定位,优先在老年人口相对集中,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毗邻等地建设,涵盖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托养、家庭支持、社会工作和心理疏导、康复辅助器具租赁等六大服务功能,与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错位建设、功能互补,打造15分钟就近就便“一站式”养老服务,有效解决了老年人术后康复、家庭照护者休假或临时外出等照顾难题。 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养老需求,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杭州依托养老服务机构等养老服务设施,整合辖区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中医推拿馆等多方资源,围绕“有设施、有器材、有队伍、有标准、有数据”的“五有”标准,建立转诊、转介、转护、转养通道,为老年人提供出院后护理、稳定期康复等个性化、专业化康养服务。 目前全市已累计打造康养联合体39家,包括省级、市县级、乡镇级三种模式,其中乡镇级康养联合体是以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联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器材锻炼、康养咨询、体适能训练等服务。为加大康养人才的引入,民政部门与卫健部门联动,鼓励多点执业引入康复医师,并在养老护理员上岗培训课程中嵌入康养内容。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刘抗 编辑:郑海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