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艺术 一面烟火 西湖区又一菜市焕新升级! |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05月16日 10:22:46 星期五 |
经过数月的升级改造,西湖区转塘南街菜市于近日正式亮相。这个由中国美术学院团队操刀设计的菜市,不仅打破了传统菜市的封闭格局,更以开放的空间、多元的业态和艺术化表达,成为转塘地区兼具烟火气与艺术感的民生新地标。 艺术感满满,家门口的“菜篮子”换新装 来到转塘南街菜市,映入眼帘的是金属做旧的背景墙和低饱和度的外立面,上面点缀着明亮的彩色编织设计。该设计既与“塘人街”艺术街区的艺术氛围相得益彰,又呼应了烟火菜市的温暖意象。 “菜市视觉设计以‘菜篮子’为核心理念,多彩的颜色象征着菜市的多元性。”菜市设计师隋焕臣介绍,这里的每个设计都藏着巧思,就连停车场的地标,都是由一个个彩色篮箱堆叠而成。 在菜市内外,还可以看到许多年轻人在造型各异的红色小人旁拍照打卡,这些小人正是转塘南街菜市的IP形象——转塘赶集特工队。特工队以“塘人街”艺术街区英文名“A BLOCK”中的字母“A”为原型,头顶不同蔬菜,做出不同姿态,以反映多元的转塘人物群像。 “现在连逛菜市都赏心悦目!”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笑称,菜市内外的艺术设计,让买菜比之前多了几分“逛展”的仪式感。据悉,菜市还联合了设计团队筹备胶带、手提袋、冰箱贴等文创产品,未来将陆续亮相。 国美操刀设计,菜市变身“生活综合体” “改造后大家都说环境好,但我们价格还是老样子,没涨!”在转塘开了二十多年早餐店的王大姐告诉记者,改造后菜价没变,但店铺种类更齐全了。菜市运营副总何灿琳透露:“我们特意保留老商户,同时引入年轻业态,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享受品质服务。” “近美院象山地铁口的地理优势和约1400平方米的超大建筑面积,让转塘南街菜市有了无限可能。”菜市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张雯和李颂赞坦言:“过去这里像一个封闭的盒子,现在我们要让它成为连接社区、学校和地铁的活力枢纽。” 面对原场地1.5米的高差阻碍,团队通过打造阶梯式下沉广场,将生硬的台阶转化为可休息、可展示的立体空间,并通过折叠式连廊系统连接市场内外。 值得一提的是,还在建设的下沉广场将在本月下旬正式营业,主打各类美食经营和代加工服务。未来,菜市还将联合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音乐学院,在此举办音乐快闪、艺术市集等活动,打造真正“能逛、能吃、能玩”的复合场景。 设施齐全,功能多样,暖心又便民 “菜市后面有100多个停车位,居民买菜不用担心停车问题。”何灿琳表示,为给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便利,市场出入口还设有轮椅坡道和扶手,内部也设有直梯和扶梯。 在智慧化改造上,转塘南街菜市同样亮点频出——入口处的数字大屏实时滚动着数据,本日交易额、市场客流量等信息一应俱全;大屏旁的触摸屏功能齐全,可供消费者查询摊位位置等内容;16块数字小屏分布在市场各处,上面各菜品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一目了然。在数字公平秤“砝码宝”前,居民蒋阿姨正扫码称重,核对刚买的大白菜:“重量分毫不差,买得踏实!” “最好的烟火气,理应生长在离艺术最近的地方。”隋焕臣说。从封闭的“BOX”到开放的“生活枢纽”,转塘南街菜市的蜕变,不仅提升了市场的整体环境和服务质量,还为引入各种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业态进入农贸市场打下了基础。未来,转塘街道也将持续落实域内“菜篮子”工程,助推“一菜一早”保质保量全面实施。 |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赵诗楠 通讯员 毛珮瑶 编辑:程慧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