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创“小过快处”执法模式 案件办理提速超60% |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08月27日 16:58:59 星期三 |
“因销售一瓶78元的过期葡萄酒被罚款5万元”“施工现场未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且首次违法被罚4万元”…… 近年,“小过重罚”类行政处罚案件引发舆论热议。 8月27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举办深化服务型执法暨“小过快处”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浙江创新推出“小过快处” 执法办案模式,破解“小过”案件处理难题。自今年3月获市场监管总局批复试点以来,浙江已梳理首批9个高频“小过”事项清单,办结347起案件,平均办理周期24.76天,较去年提速60%以上。该模式以高频 “小过” 为切入点,借掌上执法模块实现“快处”,推动市场监管执法更高效、规范、温暖。 “小过快处”的推行,旨在为基层和企业双向减负。一方面,市场监管领域“标识标签”“过期食品”等高频轻微违法投诉增多,部分人借之谋利,影响“小、散、弱”经营主体秩序;另一方面,基层事多人少,传统办案周期长、效率低,占用资源且难以及时打击严重违法。 今年初,市场监管总局出台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浙江结合“简案快办”等理念及数字化创新,启动“小过快处” 试点。其明确“小过”需主观过错小、事实简单、情节轻微,梳理出“过期食品”“食品标签”等事项,并开发掌上执法模块嵌入“浙政钉”,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 此次试点,全省11个设区市、54个县(市、区)参与,温州等5地全域试点。目前,浙江首批试点事项均破零,347起办结案件中,94.2%免罚,减免罚没款187.6万余元,且“零复议、零诉讼”。案均办理时长24.76天,审批时间0.69天,较去年大幅下降。执法人员表示,统一裁量基准和数字工具减轻工作量,还提升了执法水平。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进服务型执法和 “小过快处” 模式,营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 |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通讯员 夏燕 市闻 记者 刘文昭 编辑:程慧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