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层高楼燃气旧管焕新 330户居民用上“安心气” |
hwyst.hangzhou.com.cn 2025年09月15日 16:34:13 星期一 |
“看着刚换上的银灰色新立管,心里这块悬了好几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9月15日上午,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朗琴社区朗诗国际街区七幢1218室居民,对着燃气管道连连感叹。眼下,这栋楼的燃气立管改造工程已近尾声,不仅让330户居民彻底告别“燃气安全隐患”,更在杭州市区率先探索出高层建筑室内密管原位更换的“钱塘方案”。 朗诗国际街区七幢在小区里格外“特殊”:总高32层的楼栋里住着330户居民,而当初建造时,所有燃气管都铺设在居民阳台内。阳台长期潮湿的环境,让燃气立管管壁逐年腐蚀变薄,部分区段甚至出现锈穿的小孔。“从2020年开始,我们接到这栋楼的报修电话就没断过,后来上门排查才发现,管道腐蚀情况已经到了非换不可的地步。”钱江燃气公司员工邵凌潇回忆,频繁的抢修不仅打乱居民生活,更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安全风险。 “老百姓的用气安全,既是民生小事,更是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钱塘区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隐患查清后,区政府立刻将这栋楼的燃气立管改造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专门写入《2025年杭州市钱塘区燃气管理工作要点任务清单》,还明确改造所需费用全部由区街两级财政承担,居民无需掏一分钱。据统计,此次改造涉及20根燃气立管,总长1955米,改造完成后将实现330户居民燃气管道“全更新”。 可改造的推进,从一开始就遇到了“拦路虎”。330户家庭诉求各异,有的担心施工期间停气影响做饭,有的顾虑管道更换会破坏家里装修;更棘手的是,小区外墙装有保温层,若把管道移到室外,会破坏房屋原有结构——这意味着20根立管只能继续从居民阳台穿楼而过,而每根立管改造都要涉及16户或17户居民,必须所有涉及家庭同意才能动工。 为打通改造“堵点”,白杨街道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设立现场指挥部,由街道主要领导牵头统筹,还建立起“每日调度、每周复盘”的工作机制,确保当天发现的问题当天解决,绝不耽误工程进度。“一开始不少居民不理解,我们就一次次上门沟通,逐户做安全评估,把改造的必要性、施工步骤和安全保障讲透。”朗琴社区社工姚力成说,针对独居老人、行动不便居民等特殊群体,工作组还专门建立“一户一档”,不仅记录家庭用气习惯,还提前对接施工期间的生活需求——比如帮老人储备米面油,为行动不便居民协调临时照料,慢慢地让居民从“抵触”变成“主动配合”。 经过三年的实地勘察、方案优化和反复沟通,这一改造项目终于在今年8月7日正式开工。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兼顾工程质量与居民便利:考虑到老年住户怕施工影响吃饭,街道主动联系周边快餐店,为受影响的家庭争取到专属餐品折扣;面对部分居民对改造效果的疑问,立刻组织钱江燃气公司技术人员到现场演示施工流程,拆解管道切割、新管对接、气密性检测等关键环节,把疑问一个个讲清楚,彻底打消大家的顾虑。 此次改造,在杭州市区同类工程中堪称“硬骨头”。“这栋楼的建筑结构特殊,而且杭州之前没有过高层建筑室内燃气立管原位更换的先例,整个项目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施工单位钱江燃气公司与工程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改造顺利,团队特意采用“先试先行、由点及面”的策略,首轮先选13号立管做试点改造。通过试点,团队不仅摸索出一套立管自下而上的标准化施工规范,还总结出“错峰施工、分段停气、即时检测”的工作方法,为后续19根立管的改造铺开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次燃气立管改造,是钱塘区践行‘民生至上’理念的具体行动。”钱塘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民生无小事,每一件都关乎百姓的幸福感。未来,随着更多民生项目落地,钱塘区会继续把“百姓的小事”当成“政府的大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实践中,交出更多“民生优先”的答卷,让“安心生活”成为钱塘百姓的日常。 |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郑昱威 韩中美 通讯员 钱诚烁 编辑:程慧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