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网议事厅 | 网上服务 | 热点热议 | 问计于民 | 新闻发布 | 民生恳谈 | 记者出击 | 政策库 | 我们圆桌会 | 使用帮助 | 频道简介
  当前位置:
杭网议事厅>>热点热议>>关爱农民工 传递城市温暖>>寻访农民工>>  

将外出打工当作“工作旅游” 他的笑温暖如雨后阳光

2012年01月17日 17:59:15 星期二  杭州网

编者按:临近春节,在我们这座城市中忙碌、打拼了一年的农民工兄弟都开始陆续返乡。这一年,杭城又变美了,但是“美丽”的背后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他们,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为了感谢广大农民工兄弟这一年来为城市作出的贡献,春节前夕,杭网议事厅特别推出“农民工兄弟,辛苦了!”系列报道,还原他们的生活状态,追述他们为这个城市做出的贡献,倾听他们心中的愿景和梦想。

 
楼盘基本完工,葛惠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城市里每一幢高楼的背后,都凝聚着打工兄弟们辛勤劳作的汗水。

 
在葛惠明的办公室里,摊着数家杭城主流媒体的报纸。

临近年根儿,原本机器轰鸣的在建工地渐渐安静下来。杭州一路向西,当座座林立的高楼让我惊呼“怎么像一夜之间冒出来一样”,葛惠明已经在一处工地围挡前笑着招呼我过去。

这里是杭城充满生机的一块新“热土”,与西溪湿地一衣带水,浸润着浙大紫金港校区的一脉书香,更有人称,这里将会是“城西的延安路”。葛惠明所在的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就承建了一处商住两用的楼盘工程,预计明年完工。

“明年又不知道漂到哪里去嘞!”望着即将完工的大楼,43岁的葛惠明眼中,流露出一丝眷恋,又透着一股希望。

“工作就像旅游,做工程虽然漂泊,但也走遍了中国的很多地方,见识了不少人事。”这就是葛惠明的信条,要用观光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就算辛苦,心中也满是阳光。

这是一个笑容温暖,内心更温暖的中年男人。

回家,打个盹儿的时间就到了

这个“盹儿” 一年只有一次

每次过年,葛惠明都是离开工地最晚的那一个。一是要等手下兄弟全都结了工钱,安心回家。另一个原因,他家就在浙江省内,老家东阳,回去也就两个来小时。“在车上打个盹儿,睁眼就到家了,”葛惠明有些不好意思。

我想当然地认为,离家近,可以经常回去,过年也就不那么迫切了。

可葛惠明的回答是,从17岁外出打工到现在,每年都只有过年才回去一次。就连结婚,都是和过年一起办的,“打工的哪有那么多休息时间,还是多赚点钱吧。”

葛惠明说得很实在。如今,他在老家有自己盖的房,还买了房,媳妇儿是个贤内助,儿子已经上高二了。每个月领了工钱,老葛第一时间就会寄回家,用他的话说,“钱到手才能过好日子,家里人过好了,在外面的人才有动力。”

这些年,葛惠明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媳妇儿,“一家老小全靠她,也没怨言,一年才打几个照面……”老葛说着眼睛有些湿润,老父亲去世的时候自己没能赶回去,全靠老婆一人照顾,替自己尽孝了……

每年暑假,儿子都会跟着葛惠明在工地上度过,父子俩虽不能时常见面,关系却很亲近。

“好好学文化,考上大学,靠脑子赚钱,不要再这么出苦力”是这位父亲最朴实的教育方法。对于儿子,老葛很放心,“他嘴上不说,心里都有的。”

而杭州,是老葛最希望儿子来的城市,“城市美,环境好,条件好,比其他那些(城市)都舒服。”葛惠明笑着,如同刚见到他时那般温暖明亮。

 
从葛惠明办公室向外望去,住宅楼鳞次栉比,老葛经常矗立在窗前,畅想儿子的未来。

 
葛惠明办公室外面,就是兄弟们的宿舍,趁着今天太阳好,大家都将衣服拿出来晒晒。
 

“手底下有二三十人,吃喝拉撒都得管”

在简历上,葛惠明的学历是中专,工种为电工,回想刚出门打工时的自己,葛惠明连连摇头,那时的生活,只能用苦涩来形容。

第一次离家打工时,葛惠明只有17岁,学历低,没技能的他只能找到在工地上拉土、拉沙的苦力活,没日没夜地当小工。

“当时住在钢筋雨布搭起来的棚子里,冬天风呼呼往里刮,夏天蚊蝇咬的睡不着觉,吃的也没什么油水。”年轻的葛惠明硬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坚持跟着师傅学技术,不久就学会砌砖、铺地,还考出了中专文凭,成了电工,渐渐也开始带徒弟,混出了模样。

虽然是浙江人,葛惠明辗转全国,前两年才来杭州,应聘到现在的公司,成了手底下有几十位工人弟兄的管理者,面对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老葛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管理范围也从工作层面到吃喝拉撒,俨然成了个大家长。

如今条件好了,老葛很是感慨,“宿舍里有空调,吃饭哪顿没有肉啊,如果明年继续回来干,连回家的火车票,公司都会帮忙买好。”

葛惠明最常督促的,还是让工人们多往民工学校里跑跑。“懂点安全知识,掌握一技之长,这些是自己的,到哪里都能用得上。”在老葛看来,如今的自己有些婆婆妈妈,但只要对弟兄们有好处,他愿意做个唠叨的人。

还是喜欢到处跑

希望能再干二十年

 “喜欢杭州,应该要在这里呆上几年吧?”

“还是想多走走看看,生活要经常变化才好嘛!”

葛惠明的回答又出乎我的意料,在外漂泊二十多年,让老葛喜欢上了时时有新鲜感的生活,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地方,虽然只是个打工者,老葛也愿意用心去贴近这座城市的一切,他将这叫做“工作旅游”。

葛惠明告诉我,打工的地方越多,他的眼界也就越开阔,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闲暇,他都会到这个地方最著名的景点去转转。

“我的理想状态是再干二十年,中国大着呢,年年换地方也转不完啊!”老葛又笑了,一如这座城市,连绵阴雨后的温暖阳光。

相关故事:

18年城市奋斗史:一个木工班班组长的励志故事

农民工老吴的大梦想 要为杭城做最棒的工程

   工地上的父爱也如山 金华小伙一心为孩子谋未来

作者:记者 郭媛贞 编辑:谢洁青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赵恬宁